快报道
2025年汽车经销商生存困境加剧 预计1500家4S店倒闭
近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4S店数量从3.2万家缩减至3.14万家,净减少650家,其中退网门店达2749家。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预测,若按此趋势延续,全年4S店净减少量将接近1500家。
这一收缩趋势在传统燃油车领域尤为明显,边缘合资品牌如雪佛兰、斯柯达,主流合资品牌如本田、日产,以及豪华品牌BBA、捷豹路虎等均在缩减渠道。毫无疑问,目前的汽车经销商们正在承受着不小的压力。中国汽车流通协会9月底发布的库存预警指数调查(VIA)显示,2025年9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4.5%,虽较8月下降2.5个百分点,但仍位于荣枯线之上,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调查中,54.8%的经销商反馈新车销量未达预期目标,仅45.2%的经销商完成或超额完成销售任务,这一数据足以反映出经销商正面对着市场需求疲软与渠道压力的双重困境。
具体而言,经销商当前面临的核心挑战主要可归为三点,即:客流增长乏力、价格倒挂持续、盈利能力下滑。自然到店客流减少,线上线索转化率偏低,而旧款车型滞销加剧了价格倒挂现象。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当前经销商新车销售大面积亏损,普遍处于现金流赤字经营状态,资金链断裂风险持续加剧。在消费不振与厂家批发量压力下,经销商库存高企,为缓解资金压力经销商被迫低价抛售新车,陷入“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恶性循环。同时,融资到期履约困难,现有流动资金维持时间已压缩至极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调查显示,2025年上半年经销商亏损比例已攀升至52.6%,经销商生存状况愈发艰难。
不过,新能源品牌渠道扩张成为了行业为数不多的亮点。零跑等品牌门店数量持续增加,部分传统豪华品牌经销商转而经营华为系等高端新能源品牌。这一转变背后,是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增长带来的渠道红利。华为系等品牌凭借技术优势与品牌溢价,吸引了大量传统豪华车用户,为经销商提供了转型契机。
然而,新能源渠道的扩张也并非一帆风顺。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新能源品牌同样面临价格战与利润压力。如何平衡规模扩张与盈利能力的关系,将成为新能源经销商未来所必须要面对的课题。
2025年的中国汽车经销商行业处于传统模式崩塌与新生态构建的深度调整期。但危机中亦蕴含机遇,业内专家指出,目前新能源渠道扩张、二手车业务增长、售后市场扩容等新增长点正在浮现,如何从“车辆销售商”转型为“移动出行服务商”,或将成为决定经销商生死存亡的关键。那么,随着市场格局的重塑,未来汽车经销商到底将呈现出一副怎样的景象,GPLP犀牛财经将持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