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道
业绩说明会上减持问题成焦点,一鸣食品强调股东自身资金需求
尽管一鸣食品上半年交出了营收净利润双增的成绩单,但这份喜悦似乎被减持公告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10月15日举行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一鸣食品(605179.SH)三位实际控制人的集体减持计划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这源于8月20日的一纸公告。根据公告,一鸣食品的股东心悦投资、鸣牛投资和诚悦投资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120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家股东背后的减持人正是公司实际控制人李美香、朱明春和李红艳,这意味着此次减持行动由三位实控人共同发起。
减持计划披露后,一鸣食品的股价走势颇为震荡。公告后股价一度在8月29日攀升至25.5元/股的高位,但随后便步入下行通道。截至10月15日收盘,股价报收21.25元/股,较高点下跌幅度达16.67%。
这样的市场表现自然引发了投资者的担忧,在业绩说明会上,有投资者直接质问管理层对“股价跌跌不休”的看法,并将此与控股股东的大手笔减持联系起来。
面对市场的疑虑,董事长朱立科在业绩说明会上作出了回应。他首先用业绩数据佐证公司基本面的稳定:上半年一鸣食品实现营收14.01亿元,同比增长2.12%;归母净利润3221.72万元,同比增长21.73%。对于股价波动,朱立科解释为“股票价格受宏观经济环境、资本市场情绪、行业周期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并强调短期波动具有不确定性。
针对市场最为关注的减持问题,朱立科明确表示,本次控股股东减持的股份为公司IPO前取得,且相关股份已于2023年12月解除限售,减持原因是股东自身资金需求,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无任何关联”。这一表态旨在安抚投资者情绪,避免市场将股东减持误解为对公司前景的看空。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减持计划公布的时间点颇为微妙。就在减持公告发布前夕,一鸣食品刚刚交出了一份看似不错的半年报。
从历史业绩来看,一鸣食品曾经历过一段艰难时期。2020年至2022年,一鸣食品净利润从1.32亿元下滑至亏损1.29亿元,直到2023年才实现扭亏为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