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道
二度遭遇“撤单潮” 领益智造三度“启航”寻破局
作者:繁晟
来源:IPO参考

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会有一个优秀的女人,一个成功的苹果CEO背后,站着的是一群女富豪。
2024年,苹果CEO库克曾在上海发表演讲时称,“对于苹果的供应链来说,我觉得没有比中国更为重要的地方了”。
不到1年,“果链女王们”相继启动赴港上市计划意图规避苹果的B面效应:
一方面,“果链”公司内生性利润率普遍较低,只能依靠外部融资抢占全球优质资源及扩产机会,并弥补业绩及短债压力;
另一方面,“苹果依赖症”亟需通过转型及版图扩张“治愈”。
湖南女首富周群飞旗下的蓝思科技(300433.SZ),于2025年7月9日率先登陆港交所,募资54.83亿港元,近七成募资用于产品拓展、海外业务布局及扩张产能;潮汕女首富王来春旗下的立讯精密(002475.SZ),于2025年8月18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募资用于扩产、并购、偿还贷款及补流;潍坊女首富胡双美与其丈夫姜滨共同创立的歌尔股份(002241.SZ),于2025年初第二次分拆歌尔微电子闯关港交所,拟募资用于扩大业务、提升市场份额及研发实力。
四大“果链女王”中动作最慢的是深圳女首富曾芳勤旗下的领益智造(002600.SZ)。在常规的“准备工作”——资本运作未动,“概念”先行后,该公司于2025年9月30日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推动国际化战略落地,加强海外业务布局,拓宽海内外并购和融资渠道,提高知名度及竞争力,该公司正在筹划发行H股并在港交所上市。
领益智造资本市场闯关频频“遇阻”
领益智造成立于2006年,创始人系现年60岁的曾芳勤。领益智造前身领胜电子创立之前,曾芳勤曾担任国企背景的渔业公司高管,并在“下海潮”中赴美攻读硕士。而留学的这段经历也成为这位女首富转型的资本,并在回国后担任硅谷电子企业美时精密中国区总经理。
凭借曾芳勤在电子行业积累的供应链资源,领益智造创立初期主要以模切工艺切入消费电子功能件市场,核心客户包括诺基亚、比亚迪及富士康集团。2008年,该公司以iPod零部件成功切入苹果供应链,为此后的高速发展及并购扩张奠定基础。
2009年,随着库克打造的“全球最佳供应链”持续扩张,领益智造涉足的苹果产品从最初的iPod逐步扩展至MacBook、iPhone、iPad、iMac等,一度被外界称为“果链隐形冠军”。
2013年至2017年,为顺利登陆资本市场,领益智造开启“三线作战”:
消除同业竞争,通过一系列重组,将曾芳勤旗下公司进行整合,以实现整体上市;
多重概念加持,相继切入VIVO、OPPO、华为供应链,以及通过外延式并购完善消费电子产业链,并于2016年末突破百亿元销售额;
目标公司助力,主营业务为磁性材料的江粉磁材,通过收购帝晶光电、东方亮彩布局智能手机触控显示器件和精密结构件,从而进入消费电子零部件行业,这也令其业务与领益智造“恰好”存在协同效应。
2018年,领益智造通过反向收购江粉磁材,成功借壳上市。从资产组合来看,江粉磁材为领益智造的客户群补充了华为、OPPO、小米等中高端品牌客户,以及天珑、龙旗等智能手机方案公司,叠加帝晶光电、东方亮彩在消费电子产品类别及技术层面的互补,账面上“1+1>2”的效果显著。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一年,在江粉磁材欠账大客户金立集团和大宗商品贸易预付款双双“爆雷”,东方亮彩原股东未完成业绩承诺造成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负,反向收购的商誉减值损失,以及下游需求疲软导致消费电子出货量大幅下滑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领益智造“出师不利”——遭遇业绩、股价“双杀”行情。
2019年和2020年,领益智造逐渐剥离亏损的非核心业务。同时,该公司通过擅长的并购模式将“概念池”扩展至5G环形器、隔离器、变压器等业务,以及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行业,并斥资6.8亿元收购全球最大的充电器制造厂商及苹果供应商赛尔康,切入ODM领域。
随着从材料到精密零组件到模组,再到系统组装的全产业链的垂直整合,业绩大幅回暖的领益智造,再度“整装待发”。
2021年5月,领益智造在赴港上市潮中首次启动“A+H”计划,并于2021年9月获得批复。2022年4月,基于“资本市场环境变化并综合考虑公司实际情况及目前业务发展规划”等因素,该公司终止赴港上市。
IPO参考了解到,2022年,共计85家公司登陆港交所,资本市场低迷引发的“破发潮”影响下,新股数量连续4年大幅缩水。而随着消费电子行业增长放缓态势延续,领益智造2021年营收同比增速仅为7.97%,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47.81%。
与此同时,A股再度迎来境外上市热潮,而“等风来”的曾芳勤第三次运作领益智造闯关资本市场,拟发行GDR并在伦敦交易所上市。在获得批复后,领益智造2023年“概念池”再添新成员,与人形机器人龙头Hanson开展合作,并成为德国某整车企业旗下动力电池子公司供应商,但其业绩增长依旧乏力。
雪上加霜的是,因GDR发行规则生变,“撤单潮”再度来袭,领益智造亦未能幸免,并于2023年6月第二次终止境外上市计划。
“A+H”热潮再度来袭 领益智造会“事不过三”吗?
2025年又是一年“赴港热”。相较于其他3位女首富,曾芳勤面对这次“风口”并未抢先布局。与此前运作方式类似,领益智造继续通过外延式合作为“概念池”添加新成员,包括加磅人形机器、AI眼睛及折叠屏等业务布局,切入服务器散热领域并成为AMD供应商。同时,该公司财报封面亦首次加入机器人元素。
多重利好因素加持,领益智造股价告别此前的长期低迷走势,市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实控人曾芳勤财富则超过600亿元。
然而,2025年10月10日,因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升级引发担忧,“黑色星期五”再度来袭。其中年内备受资本追捧的科技股遭遇重创,并迎来集体“估值杀”。受此影响,“果链”明星股无一幸免,立讯精密、蓝思科技、歌尔股份分别下挫6.89%、5.82%、9.40%;领益智造下跌6.64%,股价日内最大跌幅达12.84%。
IPO参考注意到,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末,年内共计289家内地公司完成赴港上市备案,创港交所历史新高,且为2024年全年备案数量4倍。若算上近期未完成备案,但已宣布启动“A+H”计划的20余家公司,2025年赴港上市的公司数量有望突破400家。
历史不会重演,但总会惊人地相似。截至2025年10月10日,共计71只新股登陆港交所,与2023年和2024年持平。其中共计22家公司股价已处于破发状态,整体破发率已超过三成。
事实上,“果链”女王们的资本版图目前仍然离不开苹果的“支持”,且自进入苹果产业链以来,苹果始终占据着各家公司第一大客户的位置。
再次将时间拉回至2018年,一边是全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加剧,华为、vivo、小米等品牌崛起,另一边是iPhone新品销量不及预期导致出货量下降,而苹果供应链均不幸遭遇“砍单”。
受此影响,立讯精密、歌尔股份、蓝思科技全年股价跌幅分别为21.85%、60.03%、66.92%,“苹果依赖度”最低的领益智造,股价跌幅却最大,全年下挫逾七成。
面对赴港上市创纪录的排队阵营,领益智造此次闯关,能否打破逢上市必遇阻的“魔咒”,擅长“等风来”的曾芳勤又能否如愿借到“东风”,还有待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