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道
9.12犀牛财经早报:公募机构大力布局增强指数型基金 太保发行超155亿港元零票息可转债
公募机构大力布局增强指数型基金
在近年被动产品大发展的背景下,“进可攻退可守”的增强指数型基金得到了公募机构的青睐,众多基金公司今年以来加大了对该类产品的布局力度。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新发行的增强指数型基金数量已破百,超过2024年和2023年的全年新发数量。在业绩方面,部分增强指数型基金取得了良好的超额收益,人气激增。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新发行106只增强指数型基金(按认购起始日统计),合并发行份额610.97亿份。今年新发行的增强指数型基金数量和规模已经超过了2024年和2023年全年的数量和规模。2024年、2023年新发行的增强指数型基金分别有42只和59只,合并发行份额共有214.27亿份和265.9亿份。(中国证券报)
多只债券发行人被公开谴责 定期报告披露违规是主因
沪深交易所披露的监管信息显示,今年下半年以来,共有28只债券的发行人及相关责任主体收到书面警示、通报批评和公开谴责等纪律处分。梳理可见,是否及时、准确发布定期报告和募集资金能否合规使用,是沪深交易所关注的两大焦点。同时,监管部门还进一步传递出信号:发行人高管须尽职履职,保障信息披露的及时和准确,更不能“一辞了之”。(财联社)
太保发行超155亿港元零票息可转债 创下多项市场纪录
日前,中国太保发行港元H股可转债。在零票息前提下,最终实现溢价发行,融资规模达155.56亿港元,长线投资者认购比例超过七成,转股溢价率25%。据了解,中国太保此次发行创下多项纪录,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港元零票息可转债,也是境内外同时上市国有金融企业首单境外可转债,还是2025年至今亚太区金融机构板块最大的海外再融资项目。(证券时报)
今年以来A股再融资规模逾8000亿元
今年以来,A股再融资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据数据统计,截至9月11日,年内A股上市公司通过多种再融资方式募集的资金总额已达8002.14亿元,相较于去年全年2231.20亿元的再融资规模大幅攀升,增长幅度高达258.7%。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对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再融资市场升温的关键原因主要是政策与市场的共振。注册制改革大幅优化再融资流程,降低企业融资门槛。同时,经济复苏后产业升级需求激增,尤其在新能源、半导体等战略领域,企业亟须资金突破技术瓶颈。(证券日报)
中央结算、同业拆借中心将联合推出集中债券借贷业务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告,根据《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借贷业务管理办法》,为提升市场流动性、提高结算服务效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将于2025年10月10日联合推出集中债券借贷业务。(中央结算网站)
三部门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其中提到,近年来,全球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我国正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电力装备行业带来旺盛需求,整体来看,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形势良好。2025—2026年主要目标是: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收增速保持6%左右,新能源装备营收稳中有升;发电装备产量保持在合理区间,供给得到有效保障,新能源装备出口量实现增长;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带动作用加强,电力装备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年均营收增速7%左右,龙头企业年均营收增速10%左右;推动一批标志性装备攻关突破和推广应用。
IDC: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腕戴式设备出货量达4920万台 同比增长12.3%
据市场调查机构IDC公布的最新报告,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腕戴式设备出货量达4920万台,同比增长12.3%。在主要厂商中,华为、小米和苹果依然稳居前三,但份额与增长表现差异明显。(科创板日报)
新公司“扎堆”注册 具身智能迎来新一轮热潮
近来,具身智能相关企业“扎堆”注册。数据显示,近三个月成立的相关企业已达86家。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注册量已突破105家,超过2024年全年注册总量,较去年同期激增183.78%。业内人士表示,企业注册热潮背后,是人形机器人领域订单规模的持续突破,标志着具身智能产业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财联社)
万亿农商银行吸收合并再现 村镇银行整合提速
村镇银行改革重组步伐正在加快。日前,广东金融监管局批复同意广州农商银行吸收合并兴宁珠江村镇银行。此外,今年以来,国有大行、农商银行等参与村镇银行合并重组案例频繁出现。业内人士表示,在政策引导和银行自身发展动力的双重推动下,包括村镇银行在内的中小银行正迎来新一轮整合潮,它们通过“减量提质”增强抗风险能力和区域竞争力。(中证报)
腾讯辟谣“前OpenAI研究员姚顺雨上亿薪资加入腾讯”:谣言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前OpenAI研究员姚顺雨上亿薪资加入腾讯。对此,腾讯官方鹅厂黑板报发布辟谣,表示相关消息系“谣言。”(新浪科技)
贾国龙将起诉罗永浩:西贝没有任何一道预制菜 明天开始全国门店公开罗永浩菜单让大家品尝监督
针对罗永浩发微博公开吐槽连锁餐饮品牌西贝预制菜一事,9月11日,西贝创始人、CEO贾国龙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西贝没有任何一道预制菜,明天开始全国门店公开罗永浩消费的菜单让大家品尝监督。他同时表示,罗永浩的发言对西贝商誉影响非常大,将走法律程序进行起诉,但他本人不会回应罗永浩。
对此,罗永浩于当日19:15在微博转发“贾国龙将起诉罗永浩”的媒体消息回应称:“好,来吧。如果不是预制菜,那就太牛了。能把现做的菜做得全是重新加热的味道,这肯定是高科技了。”(每经网)
小红书回应被查:将深刻吸取教训
近日,网信部门对小红书平台热搜榜单管理不善问题对小红书进行约谈并采取处罚措施。对此,小红书公告回应:我们诚恳接受,深刻吸取教训,认真落实整改要求。 我们已对照网信部门的要求,第一时间成立整改专项工作小组,推进热搜榜单生态专项治理,进一步提升热搜榜单管理能力。 我们将在网信部门的指导下,以此为戒,举一反三,切实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同时虚心接受广大用户和社会舆论监督,积极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华润医药将启动薪酬体系优化 此前程杰获任集团总裁
日前,华润医药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华润医药控股”)发布公告称,其作为采购方进行的华润医药薪酬体系优化项目已完成评审工作,项目供应商为中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华润医药控股是华润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华润医药集团”或“集团”)全资子公司,不久前的8月26日,华润医药集团迎来了新任总裁程杰。程杰是华润“老将”,目前同时担任东阿阿胶董事长,此番薪酬调整也被认为是其出任公司总裁后,华润医药的一个重要经营举动。(泰山财经)
两连亏后 美迪西因合同纠纷被索赔1.59亿元
上海美迪西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迪西”)近日发布公告称,因技术服务合同纠纷,全资子公司美迪西普亚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被鸿绪生物医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起诉,诉讼金额为1.59亿元,目前案件已立案。作为一家生物医药临床前综合研发服务CRO(合同研究组织),美迪西从2023年起遭遇两连亏,今年上半年继续亏损逾1200万元。(新京报)
宿迁联盛:方源智合拟减持不超3%股份
宿迁联盛发布公告称,截至公告披露日,股东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方源智合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公司1799.95万股,占4.30%;方源智合拟自2025年10月13日至2026年1月12日,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不超过1256.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其中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837.94万股,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1256.9万股,减持价格按市场价格确定。
凤凰航运:华远国际陆港拟减持3%股份
凤凰航运发布公告称,持股5.9164%股东华远国际陆港集团有限公司拟于2025年10月13日至2026年1月12日,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合计减持不超过3036.2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3%。其中集中竞价不超1012.08万股,占1%;大宗交易不超2024.16万股,占2%。
美股三大指数上涨
美股三大指数上涨,标普500涨0.85%,报6587.47点。道指涨1.36%,报46108.00点。纳指涨0.72%,报22043.075点。
美经济数据助长降息预期,三大美股指齐创历史新高,道指收涨超1%、创近三周最大涨幅,标普和纳指四连涨。特斯拉涨6%,甲骨文转跌,跌超6%;芯片指数六连阳,美光涨超7%,但博通跌近3%,英伟达微跌;传派拉蒙天舞拟收购,华纳兄弟探索涨近29%;Figure上市首日涨24%,另一币圈个股Circle涨近18%。
中概股大反弹,中概指数涨近3%,阿里涨8%,蔚来涨超6%。
美国CPI公布后,美债价格跳涨,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五个月来首次盘中下破4.0%,美元指数迅速转跌,现货黄金短线转涨。
欧央行行长讲话偏鹰派,欧元和十年期德债收益率均刷新日高。
IEA上调全球供油预期,原油止步三连涨,美油盘中跌超2%。(华尔街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