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GPLP

中国旺旺走到了中年

快报道

中国旺旺走到了中年

中年旺旺还能坚持多久呢?

作者:凌凌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2021年6月22日,中国旺旺(00151.HK,以下简称“旺旺”)公布了截至2021年3月31日为止的全年业绩,中国旺旺录得收益219.98亿元,同比增长9.8%;录得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41.58亿元,同比增长13.9%。

看起来业绩不错,不过,发布财报之后,中国旺旺却被资本市场看空。

2021年6月23日,里昂发表研报称,将中国旺旺2021财年至2022财年净利润预测下调5%及6%,并将目标价由6.2港元/股降至5.6港元/股,评级由“跑赢大市”下调至“跑输大市”。

同一天,小摩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中国旺旺(00151)“中性”评级,微调盈利预测后,预计其2022-2023财年销售收入将增长3.7%,盈利将持平,目标价由7.1港元/股下调8.5%至6.5港元/股。

6月24日,高盛发布研究报告,维持中国旺旺“沽售”评级,目标价由5.7港元/股下调1.8%至5.6港元/股,同时将2022-2023财年的净利润预测下调3%-4%。

被多家机构看空的背后,旺旺到底怎么了?

 少年旺旺:从旺旺到旺旺集团

旺旺集团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位于中国台湾宜兰县罗东镇的宜兰食品厂。该食品厂成立于1962年,主要从事罐头食品的代工与外销,但当时为蔡衍明父亲蔡阿仕的朋友所经营。

1976年,蔡阿仕接手经营权,于是,年仅20岁而且学历只有国中毕业的蔡衍明自告奋勇参与营运。

1977年,蔡衍明即以总经理身份接掌经营权,然而缺乏经验与能力的蔡衍明不久便遭遇了挫折。

据蔡衍明回忆:“我账也看不懂,人也不认识,我又不敢问。损益表是赚是赔,我也不知道。”于是,蔡衍明一年多时间赔了一亿多台币,还获得了“败家子儿”的称号,但他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

彼时的蔡衍明发现一种来源于日本的米果卖得很好,遂找上日本米果大厂岩琢制果代工学习生产技术,并将宜兰食品厂名改为旺旺。

1979年,“旺仔”诞生,凭借大手笔营销,旺旺牌米果风靡中国台湾,一度占据市场90%以上的份额。

1992年,旺旺正式进驻中国大陆市场。

作为中国大陆的第一家米果厂商,旺旺丰厚的利润吸引了大批厂商跟进,此外,旺旺还主动发起了价格战,相继推出几个品牌的低价米果,同时扩大生产规模,以高达85%的市场占有率逼退了大批跟进的厂商。

1996年,旺旺在新加坡上市,但因新加坡市场流动性不好,市值较低。因此,蔡衍明在2007年决定把公司私有化,撤回其在新加坡的上市地位。

2008年,旺旺成功赴港上市,业绩与股价一路扶摇直上。

2013年,旺旺录得收益38.18亿美元,录得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6.87亿美元,公开数据显示,其收益折合人民币达232.76亿元,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达41.90亿元,而这也是其巅峰业绩。

然而,高光时刻之后,旺旺开始了多年的原地踏步和市值缩水的历程。

中年旺旺陷入增长困境

 2013财年之后,旺旺收益连续3年下滑。

2014-2016财年,旺旺的收益分别为231.01亿元、222.58亿元、197.10亿元,同比分别下降0.75%、3.65%、11.45%。

2017年8月22日,旺旺宣布,其财政年度年结日已由12月31日改为3月31日。

截至2018年3月31日为止的15个月,旺旺收益达到了248.54亿元;然而截至2018年3月31日为止的12个月,旺旺的收益为207.12亿元。

虽然同比均有所增长,但第二年,即截至2019年3月31日为止的财年,旺旺的收益又下降至200.95亿元,均未超过2013年的巅峰业绩。

旺旺为何会陷入“增长困境”呢?

资料显示,旺旺曾多次想试图打破“增长困境”,但效果都不明显。

据不完全统计,旺旺曾推出近50款新品,果汁、米酒、咖啡、能量饮料以及坚果炒货等等,几乎每月都有新款产品上线;跨界联名方面,旺旺也是频频出圈。2016年,旺旺与Kitty联名糖罐、牛奶礼盒等萌翻一众粉丝;

2018年,旺旺与亚朵酒店联名打造了一间快闪酒店、与捉妖记胡巴联名紧跟电影热度、与塔卡沙联名推出多款卫衣、袜子等产品、甚至与自然堂联名了面膜、气垫等产品;

2019年2月,一组“56个民族版旺仔”的合照登上微博热搜榜,凭借新奇的画风,民族罐迅速博得网友眼球;

2019年6月,旺旺再次联合奈雪的茶进行跨界合作,推出旺仔宝藏茶、旺仔QQ芝士茶、芋圆芝士杯和珠珠芝士杯等四款奶茶新品,还有联名款包包、纸袋、马克杯等周边。

但这番花样百出的营销除了带来一时的热度之外,并未给业绩低迷的旺旺带来多大的振奋。

高盛也在研报中指出,展望未来,看到旺旺新产品和渠道的扩展逐渐形成,但到目前为止对总销售额贡献仍然有限。2020年4-9月,重新进货和成本降低导致销售及利润的基数较高,所以预计未来1年销售增长将承压。高盛同时预计,旺旺明年销售将取得中单位数增长,但盈利增速小幅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1年6月25日,旺旺的市值仅为673.41亿港元,距离其2013年的巅峰市值1725.51亿港元已“腰斩”。

 中年旺旺营收何在:米果收益下降 旺仔牛奶还能撑多久?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旺旺主要由四个业务组成,包括米果产品、乳品及饮料、休闲食品以及其他产品。

截至2021年3月31日为止,旺旺全年业绩公告显示其录得的219.98亿元收益中,一半营收几乎来源于乳品及饮料。

其中,米果类产品录得收益55.83亿元,同比下降0.5%;

休闲食品录得收益53.13亿元,同比增长14.6%,二者的收益和占总收益的比例为49.5%;

乳品及饮料录得收益110.11亿元,同比增长11.3%,占总收益的比例达50.1%。

对于米果业务的收益下降,旺旺表示:

主要来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2021年春节前国内多地有疫情零星出现,导致了销售存在的不确定性,从而影响了礼包的出货;

另一方面是境外疫情抑制了海外销售业务的开展;

而上述两者合共收入占到米果业务全年总收入的35%,因而影响了米果的整体收入增长。

旺旺非常依赖单品的收入,在乳品及饮料的收益中,旺旺牛仔的收益占比达到90%以上,以此计算,旺仔牛奶的收入超99亿元以上。

但即便如此,旺仔牛奶较其巅峰业绩仍有距离。

据了解,2013年,旺仔牛奶的收益达到巅峰,录得收益108亿元,占旺旺当年总收益的比例达到了46%。而到了2014年,旺仔牛奶的收益便不到百亿。

与此同时,随着消费者观念的转变,更健康营养的常温奶和低温奶受到喜爱,而旺仔牛奶作为一款复原乳在此方面显然要逊色很多,市场份额被挤压也在所难免。

不仅如此,继仙贝、雪饼、小馒头、旺仔牛奶之后,旺旺已多年没有再次出现火爆的单品,这几款产品有多老呢?

据了解,旺仔牛奶于1996年上市,旺仔小馒头诞生在1994年,旺仔雪饼诞生于1984年,旺旺仙贝诞生于1983年。

不可否认的是,经过多年的发展,旺旺的产品在市场中或已经接近饱和。与此同时,面对来自百草味、良品铺子以及三只松鼠和更多的休闲零食品牌的发力,旺旺已明显“力不从心”。

对此,里昂证券在研报中指出,虽然疫情影响有所缓解,但旺旺的核心产品如米饼等继续出现下跌,主要是由于公司缺乏有吸引力的新产品,预期毛利率于去年已达到高位,未来在原料价格波动等因素下盈利能力或受压。

同时里昂证券认为,旺旺的业务仍具韧性,但由于中国零食市场竞争激烈,对其产品创新能力感到担忧。

在Z时代为消费主力群体的现在,“一招儿吃遍鲜”已然玩不转,任何快消品牌在几近毫无创新的阶段中都面临着被迅速淘汰,中年旺旺又能坚持多久呢?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更多关于 快报道的文章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