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GPLP

电子皮肤:感知即未来

快报道

电子皮肤:感知即未来

近年来,人形机器人高速发展,高柔性电子皮肤触觉传感器阵列可覆盖其多部位,媲美甚至超越人类皮肤感觉功能,有效地实现机器人的触觉感知,对人形机器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电子皮肤是“机器感知世界的最后一公里”,技术突破与产业化意义重大。例如,电子皮肤赋予人形机器人、工业机械臂精细化触觉,推动机器人从“重复作业”向“柔性操作”转型,据东北证券测算,能提升工业机器人操作精度40%、降低不良率30%。

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柔性电子、智能制造、医疗健康等领域发展,为电子皮肤行业提供全方位政策保障。如《“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21 年)将电子皮肤纳入关键技术攻关清单;《柔性电子产业白皮书》(2024 年)制定其发展路线图,明确 2025 年核心材料国产化率 60%、2030 年达 80%的目标,并建立统一标准。

当前,欧美日企业凭先发优势占高端市场。数据显示,全球柔性触觉传感器TOP5厂商均为海外,合计占57.1%份额。国内厂商加速布局,凭政策与制造优势缩小技术差距。长期看,国内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或达十万亿级别,电子皮肤作为人形机器人实现触觉感知核心零部件,有望依托人形机器人需求维持高速发展。

电子皮肤概述

电子皮肤则是一种模拟天然皮肤功能的设备,柔性触觉传感电子皮肤可以模仿人体皮肤的触觉传感功能和灵活性能,可以附着在人体皮肤或机器人等表面,感知各种刺激,如压力、温度等。 

电子皮肤的核心材料是柔性基底和导电活性材料,工作原理是将压力变化转为电信号变化。柔性压力传感器要求更严苛,需兼具柔韧性与灵敏压力感应功能,且受应力时不损坏,其结构由柔性基底、导电活性材料和导电电极构成。从技术路线上可以分为五大类,压阻式、电容式、压电式是最常用的三种路线。

国内电子皮肤产业起步较晚,但在下游人形机器人产业增长带动下,凭借政策支持与制造能力优势与国外技术差距快速缩小,形成“应用驱动+成本优势”的竞争策略,行业实现高速发展,部分国产企业凭借着技术研发、市场应用等优势渐露头角,已在机器人领域有产业化应用。

电子皮肤产业链 

人形机器人电子皮肤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的原材料与核心零部件,中游的电子皮肤传感器/模组制造与系统集成,以及下游的人形机器人本体制造和各领域应用。

发展前景

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步伐的加快,医疗行业对实时健康监测与智能诊疗的需求持续攀升,消费电子产品不断探索新型人机交互模式,柔性电子和传感器技术接连取得突破、以及AI和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根据新财富杂志援引Precedence research数据:2024年全球电子皮肤市场规模为63亿美元,预计到2034年将达到300亿美元,年复合增速将达到17%。

部分电子皮肤的上市公司

经梳理,发现了一些在电子皮肤方面具有优势的上市公司:

汉威科技(300007)掌握了柔性压阻、柔性压电等核心技术,具备了大面积阵列设计等核心能力,产品综合性能国际先进。公司的电子皮肤目前已与近30家机器人整机厂及零部件厂商建立联系及合作,苏州能斯达目前订单情况饱满,产线产能已饱和,2025年新扩建产线已开工建设。

财报显示,汉威科技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7.02亿元,同比增长8.44%;归母净利润8484.30万元,同比增长6.33%。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25亿元,同比增长15.20%;归母净利润2576.97万元,同比下降8.57%。

(汉威科技2021年到2025年Q3营业收入 来源:同花顺财经)

福莱新材(605488)作为拥有电子皮肤柔性化、量产、迭代能力的头部厂商,公司第三代产品以“芯感一体,触觉赋能”为核心,突破性的将电子皮肤与芯片、算法、大模型集成起来,构建触觉感知新境界。通过算法、芯片加持,电子皮肤将具备更强的感知能力,使装备电子皮肤的灵巧手由“执行器”进一步向“感受器”过渡。

财报显示,福莱新材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0亿元,同比上升18.1%;归母净利润6460万元,同比下降7.8%。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62亿元,同比增长23.12%;归母净利润1366.52万元,同比增长102.23%。

(福莱新材 2021年到2025年Q3营业收入 来源:同花顺财经)

晶华新材(603683)已成功开发用于灵巧手的柔性触觉传感器电子皮肤。目前正与灵心巧手和其他终端下游客户联合推进全掌式柔性触觉传感器电子皮肤的项目开发,未来有望赋能机器人手部操作的灵活性与智能化升级,并逐步延伸至机器人其他身体部位。

财报显示,晶华新材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5.08亿元,同比增长11.00%;归母净利润为6407.27万元,同比下降4.36%。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62亿元,同比上升11.8%;归母净利润2640万元,同比上升0.2%。

(晶华新材2021年到2025年Q3营业收入 来源:同花顺财经)

(本文内容来自公开信息整理,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更多关于 快报道的文章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