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GPLP

富邑集团撤回2026财年业绩指引,奔富品牌在中国市场销售疲软

快报道

富邑集团撤回2026财年业绩指引,奔富品牌在中国市场销售疲软

近日,富邑集团发布公告称,由于中国市场的消费疲软,此前规划的利润增长指导难以完成,将撤回2026财年全年业绩指引,同时暂停2亿澳元的股票回购计划。

要知道,不久前富邑集团才公布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富邑葡萄酒集团发布的2025财年(2024年7月1日-2025年6月30日)业绩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实现净销售收入29.38亿澳元,同比增长7.2%;实现息税前利润为7.7亿澳元,同比增长17%。

其中,奔富品牌在全球范围内的净销售额为10.74亿澳元,亚洲市场占据着约70%的份额,净销售额为7.5亿澳元,同比增长19.1%。而在亚洲市场中,又是以中国市场为代表。

换句话说,富邑集团的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奔富品牌在中国市场出货量的大幅度提升,以及其推行的高端化战略。

然而,现在却选择撤回2026财年业绩指引,也是因为奔富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出货量不及预期。9月虽然出货量有所增长但是与计划相比仍然处于偏低的水平,因此在2026财年的出货量目标可能无法完成。

实际上就中国的葡萄酒市场而言,一直以来都面临结构性挑战,葡萄酒在中国市场并没有那么“吃香”。

一方面从大众认知来说,对葡萄酒的印象主要是作为商务宴饮和礼赠时的酒水品类,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葡萄酒的消费。再加上国内消费者天然对白酒更为热衷,像宴饮、礼赠等场景高端白酒也会抢占一部分份额。

奔富作为知名的进口葡萄酒品牌之一,消费渠道也主要依赖礼赠和宴饮,然而自疫情之后宴饮场景明显减少,而且理性消费逐渐回归,很多消费者也不会刻意追求高端葡萄酒,反而更偏好选择具备性价比的白酒产品。

另一方面饮酒偏好也出现了变化,随着年轻消费者成为新的饮酒主力军,他们相对来说更偏好酒精度数低的酒水品类。以及他们更偏好朋友小聚、微醺自饮等场景,反而是一些低度酒、果酒类产品增长速度更快。

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本身在引用葡萄酒上就没有建立起稳定的消费习惯,随着消费需求和酒水品类的增加,也有越来多的酒水产品成为了葡萄酒的“替代”,或许导致葡萄酒消费需求进一步减弱。

其实不只是富邑集团在中国葡萄酒市场遭遇调整,整个葡萄酒品类以及葡萄酒品牌都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需求持续萎缩、消费场景减少等因素可能都是导致葡萄酒消费下滑的重要原因。

富邑集团在中国市场并非没有动作,去年以1.3亿元收购了宁夏望月石酒庄75%的股权,被视为本土化生产的重要一步。说明正在尝试融合中国本土风味与国际品牌特点,从而探索新的增长路径,只是要真正做好仍然需要时间。

如今也正值富邑集团领导层更换的过渡期,摆在新任CEO面前的问题也比较明显,解决中国市场业绩疲软就是其中之一。

更多关于 快报道的文章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