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GPLP

暴跌97%,350亿市值灰飞烟灭!这家创新药企,跌回原形

行业事件

暴跌97%,350亿市值灰飞烟灭!这家创新药企,跌回原形

来源:侃见财经
创新药的江湖,产品为王。

由于本身造血能力匮乏,创新药企业的早期阶段,大多都是靠着融资续命,直到熬到相关产品落地,才能翻身。但在资本的寒冬之下,融资受限,不少创新药不能开源只能节流。

在这种恶性的循环之下,不少创新药企业只能裁员,缩减部分研究,卖掉一些有价值的管线,以求熬过寒冬。

免疫学家、创新药投资人朱讯此前曾炮轰过创新药行业,他认为创新药领域就是一个资本催生泡沫、投资者击鼓传花,第三方机构为了企业上市不断做高企业估值的“简单却又畸形”的游戏。

当第一块多米诺骨牌被推倒之后,行业的衰败肉眼可见的蔓延。

实际上,作为医药行业最领先的美国,上市的近千家医药股冲击最为明显,跌幅也最为触目惊心。目前尽管港股上市的18A公司比较惨烈,但是还未有一家出局。当然,从某种程度来看,尽管创新药的行业已经跌到“深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创新药企业的处境已经绝对安全。

11月27日,港股18A公司开拓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在研药物KX-826(福瑞他恩)外用治疗男性雄激素性脱发的中国III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治疗24周后,与安慰剂组相比,KX-826在统计学上未达到显著性。

这就意味着,开拓药业核心产品数据不达预期。

受此影响,11月27日,开拓药业股价暴跌31.86%,此后几个交易日,开拓药业延续下跌走势,最终股价跌破2港元/股。

如果从最高位89港元/股算起,两年的时间,开拓药业股价跌去了97%,市值蒸发超39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56亿元。

从前列腺癌到新冠治疗再到脱发治疗,开拓药业一次又一次的折腾,将创新药企业的困境彻底的暴露在了大众面前。

如今,开拓药业的市值已经不足9亿港元,留给这家企业的机会也正在不断消逝,如果短期之内还未有反转的趋势或者能拿得出手的研究成果,那么等待开拓药业和其创始人童友之将会是更加艰难的结局。

高开低走

创新药研发,九死一生。

但是如果有一款畅销产品能够研发成功,那么这家企业立刻可以飞上枝头。

而一些药企研发人员也正是看到了这种潜藏的巨大机会,所以他们在资本的助力下,选择了创业。

开拓药业的创始人童友之,也不例外。

作为北大化学系的高材生,毕业之后顺利地进入了美国康奈尔大学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攻读博士学位。2002年,在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任职助理教授期间,童友之受邀担任成为新药研发创业公司Angion Biomedica副总裁。

在这家公司之后,他参与了领导对接资源、项目立项、前期研究到IND申报、临床试验等一系列工作。正是这份工作,让童友之获得了从零起步”运营一家新药研发公司的经验。

2008年,在得知国内药企在硬件条件基本达到国际水平之后,童友之果断选择辞掉美国公司的一切职务,选择回国。

2009年,童友之在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创办了开拓药业,致力于小分子抗癌药的研发,开始了在中国新药研发领域的不断开拓。

良好的开局,给了童友之无限的信心。

到了2010年,开拓药业就迎来了转折。由于雄激素受体(AR)抑制剂临床前项目成功入选国家“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计划,斩获专项奖励400多万元。原点创投的250万天使投资、元禾控股的跟进投资、与联想之星“联姻”获得950万天使投资更是帮助开拓药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2020年5月,开拓药业迎来了里程碑事件,其顺利地登陆了港交所。

在资本的加持下,开拓药业的产品管线不断丰富,从前列腺癌领域,逐渐覆盖到了新冠、乳腺癌、肝癌、脱发和痤疮等多个领域。

然而,让开拓药业真正一飞冲天的是撞上新冠的风口。在资本的加持下,尽管没有一款产品真正落地,但是开拓药业的市值一度被推升到了近400亿港元。

但悲剧的是,童友之以及开拓药业并未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有时候命运的窗口转瞬即逝,之后就是无尽的坠落。

开拓药业“大败局”

2021年12月27日,开拓药业公告称,普克鲁胺用于新冠非住院患者的临床III期中期分析结果没有展现出统计显著性。

次日,开拓药业股价开盘一度暴跌85%至6.91港元/股,最终收盘暴跌70.35%。此后,巨大的利空将一直“袭扰”着这家创新药企业。

这家企业也开始走入了恶性循环之中。

新冠药的失利,仿佛像一个拐点和信号,让这家明星创新药企业,跌下了云端。

但让这家药企走向“深渊”,以及让更加让市场悲观的是,其创始人以及其他高管的不断减持以及增资扩股。有统计显示,从2011年到2023年的12年时间内,开拓药业先后获得的融资高达42亿元。

低位的增资扩股消耗掉完了市场的期待,再加上实验数据的一再失败,从此开拓药业开始了漫长的之路。

当然,市场并非没有给开拓药业机会。之前有充足的现金储备,让开拓药业有了三次翻身的机会,从前列腺癌到新冠治疗再到脱发治疗。不幸的是,即便一次次调转研发方向,三次却没有一次能够正中靶心。

为了让公司更好地度过寒冬,开拓药业选择收缩战线,集中开发脱发产品。

11月27日,开拓药业福瑞他恩治疗男性雄激素性脱发的三期临床试验显示,与安慰剂相比福瑞他恩在统计学上并未达到显著性。

开拓药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童友之告诉媒体称,最新的三期临床结果确实出乎其预料,因为中国的二期、美国的二期临床数据都很好。中国的三期有26家中心参加,临床质量或许存在问题。KX-826最新的三期数据是对商业化的打击,但是不代表这款药一定失败,下一步会再做三期临床,不管是提高剂量还是用米诺地尔做对照,其公司正跟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沟通。

开拓药业的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在没有任何盈利的情况下,其净亏损依旧高达2.12亿元。据悉,2017年至2023年上半年,开拓药业六年半累亏高达29.02亿元。按照目前的亏损速度,其账面上6.91亿现金以及现金等价物已经难以支撑开拓药业走得更远。

因此,开拓药业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了。

童友之曾经说过:“选择创业这条路的人都有一颗不安分的心,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是对长期价值的一种坚守。”

只是不知道这次,童友之还能坚持多久。

更多关于 行业事件的文章

  • 行业事件

    一年车龄就能打5折,谁在捡漏二手电车?

    By

    来源:Tech星球 文 | 任雪芸 新能源车市场的价格战叠加技术成本下行,虽然让新车的保值属性大幅减弱,却意外为部分消费者打开了二手市场的性价比“窗口”。 以车主王宇为例,他购入了一辆某造车新...

  • 行业事件

    固态电池的中场战事

    By

    来源:未尽研究 作者:未尽研究 全固态电池的产业飞轮刚刚启动,资本市场已提前躁动。上市公司频频宣布已建成或即将建成中试产线,并明确量产计划,让投资者在当前的市场氛围下,相信中国有望继续主导下一...

  • 行业事件

    易凯资本GP/LP服务团队完成两笔重要老股退出交易,持续推动S市场专业生态建设

    By

    易凯资本今日宣布,其旗下专注于私募股权二级市场(S交易)的GP/LP服务团队近日完成两笔“重点领域核心资产”类的S交易,协助2家客户实现了老股规模化退出,此举标志着易凯资本在S交易这一细分领域...

  • 行业事件

    火锅进入“70元时代”,品牌靠什么赚钱?

    By

    来源:红餐网 作者:何沛凌 2025年的火锅赛道人均消费价格持续下行,来到了70+元区间。赛道规模仍在扩大,但企业利润却被越摊越薄,行业陷入“高规模低利润”的困局。 增量时代落幕,存量厮杀开启...

  • 行业事件

    蓟聚Talk共探AI agent的创新与发展

    By

    来源:蓟门资管 2025年9月4日,由蓟门资管主办,信通院、中关村银行、进化家联合主办的“AI Agent 驱动的产业协同新范式”行业交流活动在首享科技大厦启幕。 本次活动围绕AI Agent...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