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道
从“赶飞机”到“享旅途”:智慧机场重塑出行时光
银联商务的运营模式有望在更多机场场景中落地生根,开创机场商业服务的新范式。
作者:七佰
谁说机场只是旅途的中转站?一些机场早把 “候机时光” 变成了旅途中的小惊喜。
荷兰史基浦机场里的博物馆、韩国仁川机场的画廊、新加坡樟宜机场的人工大瀑布,德国机场的啤酒花园……这些机场将城市文化、商业体验浓缩至小型化、高密度、强主题的机场空间当中,通过精准的场景设计令乘客在短时间内获得沉浸式的旅行体验。
当前,很多机场不只是把机场作为一个中转枢纽在运营,在保障出行安全、高效的同时,这些基础也在积极探索人流带来的商业价值,以一个商业综合体的思维来打造自身机场,给每位旅客带来人性、便利和良好的体验,从而提升商业收入。
在国内,这一课题也已徐徐展开。
2025年10月29日-31日举办的第十五届机场商业及零售发展高峰会议上,各大机场和品牌方就此问题展开了一系列讨论与探索。
会上还出现了一个稍显意外的身影——银联商务,这家国内广为人知的综合支付行业龙头企业以“银联商务在机场商业数字化生态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为题,向与会各方展示了银联商务机场商业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服务内容和应用案例情况,其根据实际项目经验,对当前机场商业管理、运营需求的洞察和思考,也让参会人员颇有感悟,启发良多。
其实,作为中国领先的综合支付和信息服务提供商,银联商务早已将其服务范围从基础的支付受理服务扩展至围绕商户增值、科技服务的方方面面,机场商业就是其近年来在重点拓展并逐步显山露水的领域之一。
从收租到赋能,机场的商业逻辑变了
机场作为交通枢纽,为何要一再强调非航空性业务呢?
机场运营企业的收入可分为两大类:航空性业务收入与非航空性业务收入。其中,航空性业务具有类公益性,其核心功能始终是保障航空运输的安全与高效,非航空性业务具有收益性。
因此,机场的盈利重任主要体现在非航空性业务身上,尤其是机场内各类商业带来的收入。
上文提到的新加坡樟宜机场,非航收入占比就超过50%,利用非航业务获取利润反哺航空业务,航空性收费保持较低水平,又可以吸引更多航空公司驻场运营,进而形成良性循环。荷兰的史基浦机场也通过打造航空城项目,将非航空类收入占比提升到了75%,最大限度发挥了机场的聚集效应和经济效应。
时过境迁,机场早已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交通枢纽,旅客对于机场的需求,也已不再满足于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乘机站点。
由于更加国际化,旅客的多样性也在提升,机场需要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来满足旅客多种多样的需求,真正做到宾至如归。由此带来的是一场覆盖全球各地机场的转型正在上演,且进行地如火如荼。
与此同时,机场商业形态也正在从体验简单的基础服务向智慧生态转型。而驱动这一切的正是数字化,它在优化旅客体验的同时也在精准地提升着商业价值。
越来越多的机场开始推动机场电子商务的发展,通过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的移动支付让旅客在APP平台上就可以购买机场商品。如樟宜机场上线了iShopChangi线上购物平台,旅客可以购买后去机场提货,或选择直接送货到家。
而在国内,银联商务正在做的就是为机场商业提供数字化服务,不止于自身擅长的综合支付服务,也不是简单的将线下交易平移到线上,而是聚焦于机场商业场景,在多业态门店经营、会员营销、机场商圈运营管理等全方面业务提供一揽子的解决方案。
银联商务通过整合旗下的ERP、云服务、营销平台、收银终端等系列产品、平台、系统和硬件,提供了“商管ERP+门店管理+综合支付+营销+数据+金融+数字人民币”等全生态的服务能力,实现软硬一体化、线上线下一体化、支付营销一体化、B2C供应管理一体化的综合数字化解决方案,为机场商业提供全流程、系统化的收银及商业资源信息化管理能力。
这套方案看似复杂,其实就是将传统机场商业粗放式管理进化为未来机场商业的精细化运营。简而言之,就是把机场商业的服务对象从品牌商户进一步细化到每一位旅客身上,通过提升旅客的出行和消费体验反哺商户,最终形成旅客、品牌商户、机场商业的三方共赢。
赋能机场商业新生态 超越支付的价值创造
成立于2002年的银联商务,作为首批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支付业务许可证》的非银行支付机构,可以说是中国支付受理环境的拓荒者和承建者。根据尼尔森Nilson Report历年发布的收单机构排名,银联商务自2013年度以来连续十一年亚太地区收单交易金额第一,连续七年收单交易笔数第一。
经过20多年的发展,银联商务累计服务商户2800余万家,服务也早已超越了传统支付范畴,他们围绕客户在商圈管理、消费数据咨询、数据中心建设、SaaS服务、行业监管、跨境出海等方面需求,为各行各业提供稳定可靠的支付、增值和科技服务,助力客户经营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具体到机场场景服务上,传统服务模式仅聚焦支付结算,难以满足现代智慧机场商业发展的需求。机场管理方和商户不仅需要高效处理高频的支付交易,而且还面临提升商业坪效、优化旅客消费体验、实现精准营销以及整合供应链管理等深层需求。银联商务通过资源整合与数据赋能构建起全新的机场商业生态体系,为机场管理方和商户创造更多元的价值。
机场商业作为一种特殊的商业形态,具有客流量大、流动性强、消费时间集中、顾客群体多元化等特点,决定了其运营管理相较于普通商业环境更为复杂。由于机场内商户众多,数据来源复杂多样,导致信息整合困难,难以形成全面、精准的商业洞察。此外,机场客流转化同样是难题,机场店铺一直存在“客流大但消费率低”的痛点,这源于旅客流动性强、停留时间短、营销难以全面覆盖,难以有效转化潜在消费者。
所以,机场管理方和商户不仅需要打通数据壁垒,构建统一的商业数据分析平台,以实现精准的经营分析和绩效评估,而且更需要建立能够实时触达旅客的智能营销系统,通过个性化推荐和数字化手段提升转化率。
为应对这些挑战,银联商务提供的机场商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其核心在于通过资源整合与数据赋能,系统性地满足机场商业生态中各方的需求。
以银联商务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小U系列产品为例,作为针对中小微企业自主研发的SaaS多业态数字门店管理系统,其专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进销存管理、会员营销、线上门店管理等一体化经营解决方案。它提供给小B商户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收银能力,而是涵盖了菜品、商品进销存管理的完整能力。
与此同时,凭借在商超百货、购物中心、奥特莱斯、家居卖场等场景的大量应用和经验积累,银联商务商赢龙腾ERP从2013年上线第一个版本迭代至今,已发展成最新一代的商赢龙腾v10.0,形成覆盖商业管理、会员营销、综合收银、移动办公、智慧门店、商户服务、接口平台、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及数据运营在内的十大核心商业应用功能模板,实现了机场商业支付收银的统一化、商业管理的数字化、物业流程的自动化以及数据分析的可视化。
截至目前,商赢龙腾ERP已在技术架构上实现国家2027年底完成的信创要求,具备100多个对外标准API应用接口,多达1600多个功能单元。通过与机场总线系统、航班信息系统、GIS系统等各类机场系统进行链接,就可以解决机场信息孤岛问题,从而实现机场数据的自由流转及数据资产的沉淀,确保机场基础经营数据的完整性、规范性、统一性和扩展性,满足商业管理全域内外部数据的统一治理,构建企业数字化的问题分析及辅助决策的能力。
所以说,银联商务的机场商业解决方案其实是融合了小B商户使用的小U系列门店收银系统、大B端商管方使用的商赢龙腾ERP商业信息管理系统以及会员系统的一套完整方案。
因为前端统一了收银,所以商圈所推出的各类营销活动几乎可以覆盖全部门店,充分调动消费者参与意愿,门店收银台也成为了天然的会员流量入口。与此同时,通过覆盖商圈内的餐饮、零售、服饰、文创商户,实现商品数据精准抓取,从而反过来为商管系统的数据挖掘和分析、为机场商业制定经营和营销策略提供基础。
对此,银联商务商业科技部总经理杨继业表示:“科技的价值不在高阁,而在普惠——让中小商户用得上、用得好,让全行业共享技术红利,共同推动零售业向更智能、更协同、更温暖的方向进化!”
目前,银联商务机场商业解决方案已经深入落地应用到深圳、重庆、湖北、吉林、福建、四川、山东、安徽、山西、甘肃、宁夏、黑龙江、西藏等全国多地的数十家机场,覆盖全国近25%的4F与4E机场,赢得了各地机场运营方及商户的广泛认可。
航空枢纽的商业革命,谁有能力掘金机场消费新场景
根据《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和《“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要求,2035年机场数量将在2023年259个基础上大幅增长到450个左右,增长174%。
随着机场建设大潮的到来,新增或升级机场商业管理平台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这也为与之紧密相关的服务提供商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这一进程中,类似银联商务这样的企业凭借其独特的资源与能力,展现出明显的竞争优势与市场潜力。
每一个新建或扩建的机场,都需对应一个全新的、高标准的商业消费场景。这些场景对支付结算、会员管理、智能对账等综合服务有着刚性且高标准的需求。对于早已在支付领域布局多年的银联商务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增量市场,其成熟且专为机场场景设计的商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可以迅速对接,市场空间想象力巨大。
与此同时,银联商务拥有全国性的业务网络与成熟的技术平台以及专业庞大的技术团队、遍布全国的服务网络支撑,使其能够高效服务商户多样化需求,并保障系统稳定运行。而其所拥有的全国数十家机场的落地应用经验,又可以将成熟的解决方案以更低的边际成本快速复制到全国其他新建或改建的机场中。前期在技术研发和系统搭建上的投入,能够被后续大量项目所摊薄,从而在扩张过程中实现成本优化和效率提升,形成良性的循环。
此外,机场商业生态带来的收益具有高质量和持续性的特点。机场商户资质优良,交易流水稳定且规模可观。通过支付入口,银联商务可以深度切入商户的日常经营,提供包括数字化营销、数据分析、供应链金融在内的增值服务,这些业务将为银联商务构筑起更深层次的客户粘性与更多元的收入结构。
而基于银联商务长期以来服务各类商业场景的积累,还可以整合银行等合作机构丰富的营销资源,共同开展营销活动以激活消费,助力机场实现持续增收。
值得一提的是,银联商务作为当前国内的外卡受理环境建设主力军之一,不仅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各大机场商圈进行外卡受理改造,为外籍来华人士提供支付便利服务,还创造性地为上海浦东机场80余家商户开通受理可绑外卡(仅Visa、Mastercard)的数字人民币业务;银联商务这种全面、综合的外卡受理能力,无疑为承载国际航运功能的各大机场做好境外人士落地后的第一站服务提供了坚实保障。
近日,银联商务又协同中国银联、中国银行、广东华兴银行等机构,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推出了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此举为外籍来华旅客落地中国的第一站就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退税新体验,可有效提升境外游客的消费便利性和满意度,助力完善机场商业服务。
机场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城市窗口,其运营方通常为大型国有企业或地方政府,其对合作方的资质、信誉与长期服务能力要求极高。银联商务作为支付国家队,在面对政府以及国企客户时无疑更具有优势。
结语:
随着中国机场建设的持续推进和智慧机场概念的普及,银联商务的运营模式有望在更多机场场景中落地生根,开创机场商业服务的新范式。
放眼未来,银联商务正在纵向延伸打造更多的智慧机场应用,这将是它的下一片蓝海。正如其在多个机场的成功实践所展示的,银联商务的探索证明,支付企业的价值已从单纯的资金结算,延伸至商业管理的核心环节,成为数字化时代机场商业生态的基础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