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GPLP

营养保健品代工巨头艾兰得被传出售控股权,估值超百亿元

快报道

营养保健品代工巨头艾兰得被传出售控股权,估值超百亿元

近日,有市场消息称,中国营养保健品出口龙头企业艾兰得健康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兰得”)的股东正寻求出售控股权,估值可能超过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8亿元)。这家为沃尔玛、开市客等国际零售巨头代工营养补充剂的“隐形冠军”,由此吸引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

据知情人士报道,艾兰得已经聘请高盛在中美两地接洽潜在买家,包括战略投资人和私募股权基金。目前已有KKR、凯雷、贝恩资本及两家中国头部美元基金等多家机构签署保密协议并进入初步尽调阶段。交易可能采取“老股转让+增资扩股”组合方式进行,买方既可收购创始人及部分财务股东的老股,也可同步注入资金用于美国、欧洲产能扩建与并购整合。

艾兰得董事长常亮通过多层BVI公司合计持股约60%,拥有绝对控制权。其余40%股权由骏麒投资、高盛增长基金及恒基中国三家财务投资人持有,他们在2017-2020年间分批进入。高盛增长基金于2017年投资约7000万美元,2020年由骏麒投资领投、恒基中国跟投的一轮战略融资总额达到1.27亿美元,使艾兰得投后估值达到约90亿元人民币,正式跨入独角兽行列。

公开资料显示,艾兰得的前身是成立于1990年的江苏靖江葡萄糖厂,后来发展成为全球维生素C原料巨头江山制药。1997年,江山制药拿到了国内第一张“VC含片”保健食品批文,并注册“艾兰得”商标。2006年常亮全面掌舵后,艾兰得开始战略转型,从维生素C原料生产转向营养保健品代工业务,并定位“国际代工”。此后,通过一系列国际并购,艾兰得发展成规模居全球营养品CDMO行业前三的企业。

分析人士认为,艾兰得作为典型的“红筹结构”企业,母公司注册在开曼群岛,通过多层架构控制全球资产,这种结构在A股上市存在合规障碍,可能是其选择出售而非IPO的重要原因。若交易成功,将成为中国营养健康行业近年来最大规模的并购案之一,或对行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更多关于 快报道的文章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