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GPLP

新茶饮半年考:蜜雪冰城日赚1500万,古茗增速领跑,奈雪收缩求存

快报道

新茶饮半年考:蜜雪冰城日赚1500万,古茗增速领跑,奈雪收缩求存

2025年上半年,新茶饮行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分化格局。六家主要上市公司交出了一份总额超过300亿元营收、50亿元净利润的成绩单,但各品牌之间的表现却是冰火两重天。其中,蜜雪冰城以绝对优势稳坐头把交椅,古茗表现出惊人的增长势头,而曾经的高端市场领导者奈雪的茶则继续深陷调整转型的阵痛期。

根据最新披露的财报数据,蜜雪冰城母公司蜜雪集团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到148.75亿元,净利润27.18亿元,同比增长44.1%。这意味着蜜雪冰城日均净利润约1500万元,展现出惊人的盈利能力。截至6月底,蜜雪全球门店总数突破5.3万家,半年净增近1万家,其中国内市场48281家,海外市场4733家。

蜜雪冰城的成功得益于其独特的商业模式:通过核心食材100%自产和极致性价比策略,构建起“低成本+高效率”的护城河。虽然产品均价仅6元左右,但巨大的规模效应使其利润远超同行。

古茗茶饮成为上半年最大的黑马,营收56.63亿元,同比增长41.2%;净利润16.25亿元,同比激增121.5%。古茗的门店数量达到11179家,较年初净增加1265家,增速是去年同期的两倍以上。古茗的逆势增长主要归功于“区域密度优先”策略,通过在浙江、福建等核心市场建立密集仓储与冷链体系,实现98%门店“两日一配”冷链服务,单店经营利润率提升至20.2%。古茗创始人王云安出身云南边境小镇,从大学时期就开始创业,2010年创立古茗品牌,如今个人身家已超过200亿元。

与蜜雪和古茗的亮眼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奶茶第一股”奈雪的茶仍在艰难转型。上半年奈雪营收21.78亿元,同比下降14.4%,虽然经调整净亏损从4.38亿元收窄至1.17亿元,但仍未实现盈利。为扭转局面,奈雪上半年关闭了160家经营不善的门店,总数从1798家降至1638家。奈雪正在积极推进绿色健康战略,推出低糖奶茶与现制烘焙产品,直营门店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3%,单店日均订单量提升至296.3单,运营效率有所改善。

其他品牌中,霸王茶姬上半年营收67.25亿元,净利润13.07亿元,同比仅增6.78%,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霸王茶姬管理层坦言,净利润率从20.8%骤降至2.3%,主要受海外业务亏损扩大和国内市场受外卖价格战冲击。茶百道上半年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营收25亿元,净利润3.33亿元,虽然同比增长39.5%。沪上阿姨则实现营收18.18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0.9%,通过“13+7+14”仓储物流网络,满足9436家门店的供应需求。

2025年上半年新茶饮行业的一个显著变量是外卖平台掀起的价格战。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发起数轮补贴对攻,茶饮品类成为平台流量争夺的“黄金赛道”。价格战对茶饮行业的影响呈现显著“马太效应”:头部品牌凭借供应链优势实现“量价齐升”,而中小品牌则陷入“价格战陷阱”。霸王茶姬全球CFO黄鸿飞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虽然公司选择不参与短期导向的折扣活动,但这导致部分客源暂时分流,影响了销售表现。

从市场格局来看,新茶饮行业已经形成了三个明显的阵营:以蜜雪冰城和古茗为代表的“高速增长”加盟品牌;以茶百道、沪上阿姨和霸王茶姬为代表的“稳健盈利”品牌;以及唯一处于“战略调整”的直营代表奈雪的茶。加盟模式显示出明显优势,而直营模式则面临较大压力。下沉市场成为增长的主要来源,古茗81%的门店位于二线及以下城市,沪上阿姨这一比例也达到51.1%。相比之下,奈雪71%的直营店集中在一、二线城市,高定价模式在价格敏感的下沉市场面临天然障碍。

资本市场对新茶饮行业的业绩分化给出了明确反应。截至9月1日收盘,今年以来古茗股价涨超1.13倍、蜜雪集团涨超1.02倍;而霸王茶姬股价跌超三成、茶百道跌超17%。这种两极分化的走势显示出市场对具备强大供应链和可规模化盈利能力的品牌给予更高估值。

面对未来,新茶饮品牌正在寻找新的增长点。产品和品牌差异化是主要方向之一,各品牌都在构建自己的标签以吸引特定消费群体。全球化布局成为另一个重要选择,霸王茶姬在海外市场已有208家门店,海外GMV同比增长77.4%。蜜雪冰城也在中亚、美洲市场加速扩张,海外门店达4733家。会员体系建设也成为巩固用户基础的重要方式,霸王茶姬注册会员突破2亿人,茶百道、沪上阿姨、奈雪的会员数量也均过亿。

业内分析人为,新茶饮行业已经从“跑马圈地”的粗放式扩张阶段,进入到了“精细化运营”的存量竞争阶段。那些能够在供应链效率、品牌差异化与全球化布局上建立壁垒的企业,更有可能在行业洗牌中赢得先机。随着消费理性回归,性价比成为更多消费者的首选,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蜜雪冰城能够以平价产品创造巨额利润。未来一段时间,新茶饮市场的分化态势或将进一步加剧。

更多关于 快报道的文章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