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GPLP

业绩预增约5倍,能链智电如何借势狂飙?

快报道

业绩预增约5倍,能链智电如何借势狂飙?

身处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能链智电业务发展潜力充满想象空间

作者:夏天

4月22日,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服务商能链智电(NASDAQ:NAAS)发布其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财务报告。报告显示,能链智电2022年全年订单量达到1.22亿单,充电量达到27.53亿度,占全国公共充电量的20%。截至2023年3月31日,能链智电连接5.5万座充电站、57.5万把充电枪。

从行业属性来看,能链智电属于新能源赛道,但在新能源服务这个细分市场里,能链智电的角色却是行业“连接器”,提供数字化、智能化的线上+线下行业级充电解决方案。从这个角度而言,数字化能力是能链智电的立身根本,也是其掘进新能源服务赛道的核心武器。

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狂飙 行业难题待解

2015年10月,为引导充电桩行业快速发展,发改委等四部门发布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随后,一系列引导充电桩行业发展的政策密集发布。随后,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充电基础设施作为七大产业之一,纳入“新基建”中,充电桩行业正式迈入发展的快车道。

2020年同样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开始起飞的一年,这一年,新能源车销量136.7万辆,2021年则为350万辆,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这一数字又来到了688万辆。伴随着新能源车销量齐飞的,还有充电桩的建设速度,2020年,我国充电桩保有量为168万台,到2021年增加到262万台,随后这个数据在2022年达到了520台,翻了一番。

然而,受到场地、电力、服务、充电桩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内充电市场天然的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各类充电桩运营企业超3000家,而从2018年-2022年,中国前五大公桩运营商市占率从89%降至约70%。另一方面,不同的运营主体、不同的运营标准和维护水平,导致充电桩行业还面临着充电设施利用率低、充电运营商盈利难、充电体验有待提升、场站运维智能化程度低等诸多痛点。

破解行业难题  能链智电顺势而起

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的刺激,吸引着众多玩家在充电桩行业的布局。

传统能源行业,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为代表的电力企业凭借从产业链上游俯冲,通过自建和接入的方式,在全国及重点区域范围内布局充电桩建设。

整机制造厂商,以蔚来、极氪等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则利用于车主的天然紧密联系,以促进自家品牌销售为目的,将充电服务作为品牌体系的一部分进行布局。

而小桔充电,则背靠滴滴在出行行业的区位优势、流量优势切入充电桩市场,利用滴滴平台庞大的职业司机群体,实现供需的高度匹配。

此外,特来电、星星充电等新锐新能源充电桩运营企业,专注于自营,集充电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充电网的建设与运营于一体,迅速崛起成为行业头部企业。

群雄争霸的格局下,各“参赛选手”虽然有合作,但整体上仍处于割裂、分散的状态。这就位第三方平台,能链智电的崛起提供了空间。

简单来说,就是第三方充电服务商通过自身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数字化能力,将不同品牌充电运营商的充电桩聚合到自家平台,对于B端运营商,通过提供线上精细化运营服务和线下运维服务,提升B端运营商的运营能力及服务能力;在C端,则通过一个平台,实现用户充换电、车后、生活等一站式充电服务,减少充电前置环节,提升用户充电体验。

以B端的充电运营商为例,能链智电通过数字化能力,构建标准化充电服务网络以及提供运营支持,比如会员管理、充电桩管理、订单管理等,并结合线下解决方案,充电桩保养维修、运营管理等,大幅提升充电运营商的效率,缩短充电场站投资周期。而从用户角度来讲,能链智电通过提供“线上+线下+非电”的一站式服务,解决用户充电体验差、多个充电运营商不规范等问题,此外,能链智电还可以通过铺设共享按摩椅、无人售货柜等服务设施,帮助充电场站拓展多元业态,助力充电厂长营收增长的同时,为新能源车主提供充电之外的多元服务。

能链智电:行业连接器角色,行业加速器功能

成立于2019年的能链智电,以新能源行业“连接器”的角色,通过数字化整合市场中不同品牌的充电桩制造商、充电运营商、主机厂等,让电动汽车充电更快捷、体验更佳,让产业链各方运营更高效,已经成长为目前中国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商之一。

今年,能链智电进一步升级业务,在虚拟电厂、光储充一体化等新兴业务方面全面落地。比如通过推动充电场站和新能源车IOT化,融入储能和虚拟电厂;促进综合能源设施的落地,实现光、储、充、氢、便利店一体化建设,实现资产提效。针对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趋势,能链智电还自主研发了充电机器人。据了解,该充电机器人汇集深度学习、V2X、SLAM等多项技术,车主只需在手机端一键下单,充电机器人会完成自动寻车、精准停靠、机械臂自动插枪充电、自动驶离、自动归位补能等一系列功能。

(能链智电充电机器人亮相慕尼黑上海电子装备制造展)

此外,能链智电也在积极拓展目的地场景的补能业务。能链智电与住宿产业互联网平台订单来了成立合资公司——智电来了。双方以民宿为核心场景,开展目的地充电场站建设和充电服务业务,推动新能源电动汽车长途旅行。

全面的业务布局不仅让能链智电实现了自身业绩持续增长,也受到了来自资本市场的认可。近日,全球资管巨头景顺(Invesco)在其官网披露的最新持仓数据显示,景顺旗下的Invesco WilderHill Clean Energy ETF(代码:PBW)重仓持有能链智电股票,占该基金ETF持仓组合的比例高达2.97%,位列持仓份额第一。

身处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能链智电业务发展潜力充满想象空间,能链智电创始人、CEO王阳表示:“我们希望依托独一无二的商业模式和行业卡位,抓住能源变革的历史性机遇,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交通碳减排,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2023财年净收入将在5亿元人民币(7200万美元)至6亿元人民币(8700万美元)之间,同比翻5.4到6.4倍。”在最新发布的财报中,能链智电对2023年的增长也表现出极大的信心。

可以预期,在高速增长的中国公共充电服务市场,商业模式带来的扩张优势叠加政策利好,以能链智电为代表的第三方充电服务商有望按下做大做强的“快进键”,在未来有望展现出更大的商业价值。

更多关于 快报道的文章

  • 快报道

    中国滑雪人次达2605万的背后:这两大趋势正愈演愈烈

    By

    来源:懒熊体育 作者:薛慧慧 受强冷空气影响,8月底,新疆部分地区已经下起了初雪,位于阿勒泰地区的吉克普林国际滑雪度假区覆上一层薄薄的白雪。银装素裹的景象,一下子将人们的记忆拉回到纵情驰骋的滑...

  • 快报道

    广告,救不了 AI 搜索

    By

    来源:极客公园 作者:芯芯 AI 搜索初创公司 Perplexity,最近过得并不轻松。 这家成立仅三年的公司,估值已飙至 180 亿美元,一边大力加码广告与购物业务,一边应对新闻出版商的集体...

  • 快报道

    光刻工艺套刻设备,本土亟待突破

    By

    来源:半导体行业观察  作者:编辑部 在过去几年的国际地缘政治影响下,中国半导体产业正在铆足劲追赶。尤其是在较薄弱的一环——设备方面,国内企业的进步更是有目共睹。但是当前中国先进制程半导体设备...

  • 快报道

    中国汽车市场,分水岭已至

    By

    来源:东叔频道 作者:东针 九月伊始,新势力车企8月销量公布了!中国造车新势力之间的争锋变得更为“近身肉搏”了。 目前,零跑和小鹏是最有希望达成全年目标的两家。 小米汽车保守估计尚未完成目标的...

  • 快报道

    “郑银速度”再现:两年跨越千亿台阶 个人存款增速领跑城商行

    By

    郑州银行用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展现了地方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践行金融初心方面的积极作为。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