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道
从“加价难求”到月销难破5000辆 本田思域不好卖了?
据车主之家数据,今年9月,曾经在车市叱咤风云的本田思域,月销量仅4035辆,同比下降19.57%,且今年除了1月卖了9155辆新车外,其他月份销量就再没破过5000辆。曾经加价1万元都要等3个月才能提车的“神车”思域,如今的境遇却是大不如前,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思域销量下滑有着诸多原因。首先是产品力方面,如今的思域正在被国产新能源车全面碾压。思域搭载的1.5T涡轮增压发动机,实际油耗并不低,市区综合油耗达7-8L/100km,高速工况也在6L左右。反观比亚迪秦PLUS DM-i,起售价7.98万元,综合续航2000公里,亏电油耗仅3.8L/100km,一年下来能省下不少油钱。
在配置上,思域也显得有些落后。它的车机系统还停留在“能用”阶段,语音识别反应迟缓、导航不好用、OTA升级基本没有,而国产新能源车的车机早已达到“手机级”流畅度。采用的技术也更有“黑科技”的味道,比如秦PLUS DM-i搭载的骁云插混系统技术领先一代,吉利银河L6的雷神混动系统智能化配置丰富,长安启源A07拥有激光雷达和城市NOA等等。对比之下,消费者自然更倾向于选择油耗低、智能化程度高的新能源车。
更何况,从目前市场的整体情况来看,新能源汽车全面爆发,9月份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58%,燃油车市场份额急剧萎缩。在10万元级这个价位区间,插混车型成为主流,秦PLUS DM-i月销4万+,吉利银河L6月销2万+,长安启源A07月销1万+,这些插混车型将纯燃油车打得节节败退。思域作为纯燃油车,既没有电动化带来的使用成本优势,又不能享受政策优惠,智能化体验又跟不上,在这个极为讲究“性价比”的时代,思域的竞争力大打折扣。
而为了夺回市场份额,本田思域也选择了一个常用的战略,就是以价换量。据悉,2025年9月,思域大幅降价了30%,然而这种豁出去的魄力不但没能让销量有所提高,反而导致之前购买思域的车主利益受损。虽然说,目前思域的保值率似乎并未受影响,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给出的《2025年10月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来看,思域的保值率为62%,在合资紧凑车型中排名第二位。但以价换量无论何时都是一把双刃剑,且并非长久之计。
总结而言,思域目前的现状,已然为整个燃油车行业敲响了警钟。在当今时代,汽车市场不再是“有品牌就能活”的时代,消费者要的不是“最便宜的燃油车”,而是“综合成本最低、体验最好的车”。光靠降价想挽回市场,那基本上可以说是天方夜谭了。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新赛道上,只有放下身段,真正倾听消费者的声音,不断创新和进步,才能笑到最后。否则,即便是曾经“秒天秒地秒空气”的思域,也难敌下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