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事件
思必驰AI办公本X5系列:以多智能体协作与端侧大模型重塑办公效率
来源:奥维云网
作者:大家电研究组
2025 年,家电行业步入政策效应换挡与市场需求调整的关键周期。一方面,2024 年国补催生的高增长基数仍存影响,今年国补转向分批下达与限流管控,拉动效应逐月递减,叠加消费需求疲软,行业整体负增长已成共识;另一方面,国庆、“双十一” 等核心促销节点接踵而至,线下冲刺旺季、线上蓄力大促,渠道分化与品类差异持续凸显。
线下抢滩国庆促销,线上衔接双十一筹备,行业促销节奏“接档”推进
当前家电行业促销周期紧密衔接,线下渠道聚焦国庆旺季全力冲刺,线上平台则同步为 “双十一” 提前蓄力。在此态势下,各渠道在促销期的表现预计降呈现分化特征:TOP渠道面临经营压力相对突出,渠道为拉动客流,通过自补方式加大优惠力度,部分渠道甚至可能出现价格倒挂现象;大连锁渠道(例如正处于扩张阶段的五星电器),依托规模效应与门店网络布局优势,预计将成为下半年销售表现最优的渠道之一。而线上渠道在此次促销周期中市场表现将有望优于线下。去年同期线下受国补政策强力拉动,形成较高基数,而今年国补资金采取分批下达模式,政策对线下的拉动效应相对平缓,进一步凸显线上渠道的增长潜力。
国补边际效应减弱,25年国庆需做好预期管理
当前国补政策对家电行业的拉动效应正在逐渐递减。据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24 年 9-12 月,家电全渠道零售额大盘同比增长 23.8%,细分品类中,空调、冰箱、洗衣,推总同比增幅分别达 27%、23%、18%,展现出较强的补贴驱动效果;但到2025年7-8月,家电大盘同比增幅已大幅收窄至仅 7%。对比来看,去年9-12月曾受国补显著拉动的家电品类,如今已全线陷入增长失速的局面。
行业负增长成共识,冰箱品类冲击最烈
当前,家电行业陷入负增长已成为普遍共识。去年同期,线下渠道得益于国补政策的足额、高效落地,成为政策红利的核心承接端,带动全品类家电实现爆发式增长。然而,25年国补政策转向限流管控,补贴力度与覆盖面均有所收缩,将导致线下渠道增长动能锐减,难以企及去年同期的高度。2025 年十一、双十一两大核心促销周期的市场整体表现,预计将很难超越去年同期。分品类来看,冰箱、洗护、空调等传统大家电均将陷入明显的负增长区间。若拉通品类对比其下行压力,产业走势预计呈现洗护<空调<冰箱的梯度分化。其中,冰箱产业所受冲击最为强烈,其负增长率甚至可能突破-20%。
冰冷品类:冰箱品类同比负增长超 20% 已成行业共识,市场竞争焦点预计将集中在6-8K价格段,该价位区间有望成为下半年各品牌争夺的主战场。相较于冰箱,冷柜行业近几年表现持续偏弱,即便在去年国补政策落地期间,仍未摆脱疲软态势。我们判断,这一现象或与国补对冷柜的覆盖范围有限、政策利好未能充分传导至冷柜市场密切相关。也正因此,国补政策调整后,冷柜市场所受的冲击相对可控,预计不会出现大幅波动。
洗护品类:洗护品类虽整体承压,但跌幅相对有限,去年双十一促销期该品类同比增速仅18%,今年面临的同比压力虽较其他品类相比有所缓解,但行业价格战仍难以避免,终端售价预计仍将呈下行趋势。此外,从产品的角度来讲,细分功能型产品更受市场青睐,能够精准解决特定洗涤痛点的产品,对消费者吸引力显著提升。“十一”与“双十一”两大促销周期内,各品牌预计将重点发力热泵洗烘一体机、热泵干衣机等高端功能产品,以此抢占细分市场份额。同时,绿色节能类产品的市场认可度持续提高,溢价能力较普通产品明显增强。
空调品类:双十一期间全渠道空调销量预计同比下降8.0%,销额同比下降14.4%。当前空调行业的矛盾在于“保利润”的战略诉求与“抢份额”的市场现实之间的冲突。近一年的价格战与补贴已重塑消费者心智,使其价格预期锚定在2K以内,导致高毛利的结构性产品推广受阻。主要品牌陷入两难困境,头部品牌虽想提升结构以修复利润,但却有可能导致份额流失。在此背景下,极可能在双十一主动发起价格战,这将迫使所有参与者被动卷入,使价格战成为高确定性事件。
分周走势预判:锚定节奏,聚焦全局
一、管理预期:理性看待前期数据,坚守既定策略需清醒认知,W44之前的市场数据同比下滑,本质是结构性现象,是当前特殊市场节奏下的必然结果,并非整体市场基本面恶化。因此,不宜因短期数据波动打乱既定战略部署,更需避免在促销中途采取仓促、破坏性的降价动作。
二、资源前置:倾斜核心周期,夯实爆发基础建议将营销预算、人力精力向促销前两个周期重点倾斜。此阶段的核心目标是“蓄水“与“锁流”:通过精准营销触达潜在客群、释放预购优惠锁定消费需求,其执行质量直接决定爆发期的销售高度。唯有前期充分积累客户资源、激发消费意愿,才能在核心促销节点实现销量与份额的双重突破。
三、全局视角:贯通三周期,确保最终完美收割应将促销前、中、后三个周期视为一场完整战役,而非三个独立战斗。需明确各阶段的差异化目标并实现承上启下:前期聚焦“蓄客锁需”,中期发力“放量冲量”,后期侧重服务转化与用户留存,通过连贯的策略设计与资源调配,最终确保在 W44-W46 核心周期内实现销量、利润与市场份额的收割,达成整体促销目标。
总结
建议2025 年中央财政3000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目前已下达前三批共 2310 亿元;第四批 690 亿元预计10月落地,将为 “双十一””双十二”旺季提供支撑,且大概率于” 双十一 ” 促销前期下发,若如期到位可一定程度提振消费。但对比 2024 年国补初期全面开放的强劲拉动,本次政策刺激强度预计相对温和,2025 年”双十一” 家电行业同比仍可能下滑。对此,建议聚焦三方向破局:建议一:聚焦零售,以零售驱动加快库存去化: 从渠道压货思维转向终端零售思维,优化渠道现金流和库存健康度。建议二:坚定提结构,以结构上移对冲国补退坡:通过销售更高附加值、更高毛利率的产品,抵消未来政策退出对整体销售额和利润的冲击。建议三:结合能效标准升级窗口,加快新品迭代:将能效标准升级视为机遇,通过快速推出符合新能效标准的产品,抢占市场先机,淘汰落后产能。尽管短期市场面临压力,但政策红利与转型机遇并存,行业若能精准落地上述策略,有望在周期调整中夯实发展根基,为后续复苏积蓄动能。奥维云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任何机构或个人抓取本文内容,用于训练AI大模型等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