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道
哈啰Robotaxi首次亮相 跨界突围之路前景几何?
9月11日,哈啰首款Robotaxi自研车首次对外亮相。这款新车采用端到端一体化架构,且在座舱内引入了AI Agent,标志着这家以共享单车起家的企业,正式向自动驾驶赛道发起冲击。
对于这一新业务,哈啰展现出高度期待。据哈啰自动驾驶联合创始人于乾坤透露,哈啰计划2027年向市场投放超5万辆Robotaxi。从这一目标中不难看出其在自动驾驶领域“大干一场”的决心。
哈啰2016年9月成立,最初以共享单车业务切入市场,主要提供移动出行服务及新兴本地服务。其中,移动出行服务包括两轮共享服务和四轮出行服务。截至目前,哈啰已完成十余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蚂蚁集团、复星集团、春华资本、纪源资本等机构。
哈啰进一步强化出行领域的布局力度。今年3月,哈啰联合创始人、CEO杨磊主导收购“共享单车第一股”永安行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与实控人,强化在出行领域布局。
哈啰长期受盈利问题困扰,核心的共享单车业务盈利难,顺风车业务低毛利瓶颈难破,尝试拓展的金融业务又在强监管与用户信任危机下增长受限。在此背景下,哈啰将目光投向Robotaxi,试图寻找新的增长突破口。
今年6月23日,哈啰携手蚂蚁集团与宁德时代,斥资30亿元成立上海造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三方分工明确,哈啰负责Robotaxi业务及研发,蚂蚁集团提供AI基础技术支持,宁德时代提供动力电池与底盘技术。
然而,哈啰入局的Robotaxi赛道并非蓝海。当下,该赛道已吸引百度、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众多玩家入局,但大多仍处于试点运营阶段,尚未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落地,未来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而哈啰作为后来者,更是面临多重挑战。
首先是成本投入的差距。据青橙财经报道,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累计投入超200亿美元,约合1400亿元;百度Apollo项目累计投入同样超过千亿元级别;头部玩家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单轮融资即达数亿美元,累计投入均逼近百亿元量级。相比之下,哈啰联合多方成立公司的30亿元资金,在庞大的成本压力下显得远远不够。
其次是技术积累的壁垒。百度Apollo、小马智行等先行者历经多年技术验证与市场开拓,积累了深厚技术壁垒与丰富市场经验。再就是,Waymo、百度Apollo等企业通过大量路测里程与广泛场景覆盖,建立起难以超越的数据与技术优势。哈啰作为赛道新玩家,在技术追赶的道路上困难重重,难以在短时间内弥补与先行者的数据差距。
总体来看,Robotaxi赛道需要的不仅是大量的资金投入及技术壁垒,其商业化进程还面临政策、市场需求、安全标准等多重不确定性因素。哈啰此次跨界布局,能否突破现有困境、在自动驾驶赛道实现突围?GPLP犀牛财经将持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