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GPLP

固态电池:产业加速发展 设备端迎发展良机

快报道

固态电池:产业加速发展 设备端迎发展良机

液态锂电池存在诸多不足,如能量密度有上限、锂枝晶带来安全风险、SEI膜增厚影响循环寿命,以及低温性能欠佳限制了应用场景。相比之下,固态电池凭借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的优势,成为电池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我国高度重视先进电池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为保持中国电动汽车技术领先地位,2024年6月,工信部发布《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新增固态电池相关要求,以规范性能标准,推动其发展。预计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614.1GWh,全固态电池市场规模或达172亿元。

目前,主流厂商多以半固态、准固态形式切入固态电池领域,采取“液态-半固态-准固态-全固态电池”的逐步转化策略,通过“液态-半固态-准固态-全固态电池”的发展路径,逐步向全固态电池过渡。

固态电池概述

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是最具前景的电池新技术。以固态电解质取代液态电池中的液态电解质,具备高能量密度、安全、长循环寿命和宽应用温度范围等优势,有望解决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低和安全隐患问题。

依据液态电解质在电芯材料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电池分为液态(25%)、半固态(5%~10%)、准固态(0%~5%)和全固态(0%)四类,后三者统称固态电池。。

今年,工信部及多地发布政策文件支持固态电池发展,关键时间节点包括:工信部提出支持锂电池、钠电池向固态化发展,2027年前培育3-5家全球龙头企业;上海计划2030年建成固态电池全产业链;珠海明确2027年形成产业集群、2030年实现批量交付及产业初步规模。

产业链分析

固态电池产业链上游聚焦金属材料与矿资源供应,主要涉及锂、镍、钴等关键金属矿产的开采,以及正极、负极、固态电解质等核心电池材料的制备;中游以固态电池材料生产为核心,包括电芯的精细化设计与规模化制造,以及配套生产设备的研发与供应;下游则涵盖固态电池的成品制造环节,并延伸至动力电池、消费电子、储能系统等多元化应用领域。

发展前景

电池企业对固态电池的重视度显著提升,纷纷开始进行产能布局。从产能规划看,头部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2025年规划产能超8GW,主攻氧化物/硫化物全固态技术路线,面向高端车用市场;第二梯队(如卫蓝、清陶)聚焦细分领域,2025年规划产能超5GW,采用氧化物技术路线,适配消费电子及特种场景;第三梯队企业2025年规划产能也基本达2GW以上。

据亿欧智库,2026-2028年是全固态电池不同技术路线量产的关键期,硫化物路线或于2026年率先量产。2029年后,随着全固态电池价格下降,产业将进入成熟期结构调整阶段。预计2030年全固态电池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固态电池整体产业规模超1800亿元。

部分固态电池相关的上市公司

经梳理,发现了一些在固态电池方面具有优势的上市公司:

厦钨新能(688778)在固态电池领域重点在正极材料和电解质方面布局: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方面,匹配氧化物路线固态电池的正极材料供货;针对硫化物路线固态电池的正极材料,公司下游客户积极开展技术研发层面的紧密交流与合作。在固态电解质方面,依托深厚的技术积累,公司成功研发出新的硫化锂合成工艺,且小试、中试结果均表明该工艺具有较大的降本潜力。

财报显示,厦钨新能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75.34亿元,同比增长18.04%;净利润3.07亿元,同比增长27.76%。

(厦钨新能2021年到2025年H1净利润 来源:同花顺财经)

容百科技(688005)在正极材料和固态电解质领域双线发力,已成为多家固态电池头部企业的核心供应商。其高镍及超高镍全固态正极材料已实现吨级量产,经客户端测试可满足400Wh/Kg电芯开发需求,客户覆盖国内头部电池厂商、整车企业及海外知名电池企业;超高容量正极材料工艺已定型,容量达230mAh/g。在固态电解质方面,公司硫化物电解质材料的粒度及离子电导率等关键指标居行业前列,目前中试线正在建设中,部分量产设备已完成带料验证,预计今年四季度竣工,2026年初正式投产。

财报显示,容百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62.5亿元,同比下降9.3%;净利润亏损6839万元。

 

(容百科技2021年到2025年H1营业收入 来源:同花顺财经)

恩捷股份(002899)是碳热还原法硫化锂工艺的代表企业。在固态/半固态电池领域,江苏三合具备半固态电池隔膜量产能力,并推进与国内多家锂电池企业的验证和技术交流工作,湖南恩捷专注于固态电池材料的研发,开发了硫化锂、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膜产品,尤其是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粉体电导率、粒径控制等核心指标已行业领先。

财报显示,恩捷股份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7.63亿元,同比增长20.48%。净利润亏损9311.38万元。

(恩捷股份2021年到2025年H1营业收入 来源:同花顺财经)

(本文内容来自公开信息整理,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更多关于 快报道的文章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