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道
海圣医疗IPO:现金流持续“失血” 仅有的2名战投提前清仓离场
近日,浙江海圣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圣医疗”)完成北交所第一轮审核问询函的回复。该公司此次IPO拟募资3.70亿元,计划用于麻醉监护急救系列医疗器械升级扩产及自动化项目、研发检测中心项目、营销服务基地建设项目。
来源:北交所
海圣医疗成立于2000年,从事麻醉领域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营业务涵盖监护类、麻醉类和手术护理类医疗器械三大类产品,主要应用于麻醉科、急诊科、ICU病房等科室的终端临床需求。
财报显示,2022年至2024年,海圣医疗实现营收分别为2.68亿元、3.06亿元、3.04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0.70亿元、0.78亿元、0.71亿元。该公司2024年营收、净利润首次“双降”,净利率从2022年的26.19%大幅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18.60%。
随着盈利能力连续4年下滑,海圣医疗现金流情况亦不容乐观。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在2023年实现净流入,其余各期均呈净流出态势。
作为全国麻醉和监护类医用耗材领域的头部企业,海圣医疗的历史沿革中曾短暂出现过2名机构投资者。
2016年,海圣医疗通过增资扩股引入新海医疗,后者斥资6500万元获得海圣医疗20%股权。同时,新海医疗与实控人黄海生家族签署“对赌协议”。然而,由于海圣医疗当年未完成业绩承诺触发估值调整条款,新海医疗于2017年向黄海生家族提起民事诉讼,要求黄海生根据约定将所持的海圣医疗10.34%股权无偿过户至新海医疗名下并承担违约金、律师费。
2018年6月26日,经调解,黄海生最终以9500万元回购新海医疗所持海圣医疗全部股权。对赌协议亦就此失效,而新海医疗的投资回报率高达46.15%。
2019年,海圣医疗再次启动增资扩股。巧合的是,绍兴转型升级产业基金的投资额同样为9500万元。但仅过了1年,该基金便以1.03亿元的价格,将所持海圣医疗全部股权转让给黄海生旗下的瑞云贸易,双方之间的“过桥”操作就此结束,而象征性的“对赌协议”亦全部解除。
值得注意的是,瑞云贸易在海圣医疗的历史沿革中仅存在2个月。对此,北交所要求海圣医疗说明瑞云贸易2020年内入股后短期内退出的原因、背景及合理性,并结合瑞云贸易股份交易对手方出资流水及后续分红流向情况,以及股份交易对手方之间的资金往来情况,说明股权转让真实性,是否存在代持情形。
海圣医疗表示,黄海生个人并无资金实力受让产业基金退出的股权。为履行产业基金的退出方案,在通过其设立的持股平台瑞云贸易受让相关股权之前,黄海生已与最终的股权受让方达成交易合意,瑞云贸易受让产业基金股权的资金亦来自于最终的股权受让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