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GPLP

联影医疗业绩承压 员工持股平台拟减持套现17.83亿

快报道

联影医疗业绩承压 员工持股平台拟减持套现17.83亿

 

继去年7月套现8.94亿元后,国产高端医疗影像龙头联影医疗(688271.SH)的员工持股平台又一次“大手笔”减持。

8月3日晚,联影医疗发布公告称,宁波影聚、宁波影力、宁波影健、宁波影康及上海影董(合称“员工持股平台”),拟通过大宗交易或集中竞价方式合计减持不超过1337.66万股,占总股本的1.62%。若按联影医疗8月1日133.31元/股的收盘价计算,此次员工持股平台减持可套现约17.83亿元,相当于该公司2024年全年净利润的1.4倍。本次减持距上一次747万股减持完毕仅隔一年,且两次减持理由均为“员工个人资金需求”。

GPLP犀牛财经注意到,从2024年的全年财报来看,联影医疗业绩承压。

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联影医疗实现营业收入103亿元,同比下降9.73%;归母净利润12.62亿元,同比骤降36.08%,扣非净利润跌幅更达39.32%,为2018年披露业绩以来首次年度营收、净利双降。经营现金流由正转负,为-6.19亿元,同比下降567%,应收账款与存货周转同步放缓,盈利质量亮起红灯。

联影医疗解释称,国内医疗设备更新政策落地节奏慢于预期,医院采购延迟;高端新产品uCT 960+、uCT ATLAS等处于市场导入期,尚未放量;叠加研发、销售费用刚性上升,导致利润端承压。

只是相较联影医疗的解释,投资者更关心的是:在宏观医疗反腐、带量采购、医保控费等长期变量下,这种业绩承压是否会进一步持续。

毕竟,在2022年8月登陆科创板时,联影医疗以109.88亿元募资额创下当年纪录,彼时的故事是“打破GPS(GE、Philips、Siemens)垄断,享受国产替代红利”。两年过去,公司PET-CT市占率已升至35%,MRI超20%,但高端突破的代价是销售费用从2019年的6.9亿元飙升至2023年的13.28亿元,销售费用率一度突破15%。

而如今,联影医疗更是进一步背离了“影像茅”的称号,当然,这也反映出整个高端医疗器械赛道从野蛮生长到精耕细作的转折,虽然,联影医疗的技术壁垒依然存在,但宏观政策的“紧箍咒”、资本市场的“流动性折价”、以及早期股东的“兑现冲动”共同构成新的“不可能三角”。

对于联影医疗来说,如何在资本喧嚣退去后,用持续的产品力与现金流证明“千亿市值”的合理性,或将是管理层接下来最大的考题。

更多关于 快报道的文章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