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GPLP

OLED电视“叫好不叫座”,如何避免重蹈等离子覆辙?

快报道

OLED电视“叫好不叫座”,如何避免重蹈等离子覆辙?

在高端电视市场,OLED技术因其自发光特性带来的极致画质——无限对比度、纯净黑场、广色域以及柔性设计的可能性,被业界誉为显示技术的标杆。然而,与当年等离子电视(PDP)的境遇相似,OLED电视正面临“技术领先却市场遇冷”的尴尬局面。

这一现象不禁令人担忧:OLED是否会重蹈等离子电视的覆辙?

从技术特性上看,等离子电视曾凭借自发光技术碾压液晶(LCD),其色彩准确性、微秒级延迟和护眼特性被冠以“外行买液晶,内行选等离子”的美誉。然而,烧屏、寿命短、功耗大等缺陷,叠加高昂售价,最终导致其退出市场。

反观OLED电视,其采用有机发光材料,像素级控光使其在暗场表现、响应速度上全面超越传统LCD,更可通过蒸镀工艺实现8K分辨率。然而,OLED的技术优势并未直接转化为市场优势。根据Omdia数据,2024年全球OLED电视出货量仅709万台,占整体电视市场比例不足4%,这一数字甚至不如等离子电视巅峰时期年销量的零头。

制约OLED普及的因素,首当其冲的是其价格。以75英寸产品为例,2025年主流OLED机型均价仍高达18000元,而同尺寸Mini LED电视价格已下探至5000元区间。

这种价差主要来源于产业链成熟度的差异,LCD产业经过数十年发展,已形成从玻璃基板到整机制造的完整生态,规模效应显著;而OLED面板生产仍高度依赖LGD与三星显示的4堆叠结构技术,设备折旧与材料成本居高不下。

实际上,等离子时代的溃败不仅因技术缺陷和价格战失利,更多的是源于其封闭的产业链策略。当时松下等日企垄断面板供应,导致三星、TCL等品牌转向推广液晶技术,最终孤立无援。

至少就目前而言,尽管挑战严峻,但OLED与等离子所处环境仍存在本质差异。

产业链层面,中国面板企业京东方、华星光电已建成OLED产线,预计2025年国产OLED面板自给率将突破50%。通过“新型显示”专项投入超百亿元扶持产业链,加速成本下降。相较等离子时代的技术封锁,这一开放生态有望解决供应瓶颈。

应用层面,等离子技术仅适用于大尺寸电视,而OLED已渗透至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车载显示等领域,形成规模效应,多元应用可以有效分摊研发成本。

消费趋势的变化也为OLED带来转机。大屏化浪潮下,75英寸以上电视出货量年增速超40%,在欧美市场,OLED电视在1500美元以上价位段的市占率突破52%,消费者愿意为画质溢价买单的趋势日益明显。

所以说,OLED电视的“叫好不叫座”,本质是技术成熟度与市场接受度的时差问题。等离子电视的覆灭源于其技术封闭与成本失控,而OLED正在通过材料创新与产业链开放规避这些陷阱。尽管Mini LED可能在不断压缩OLED的生存空间,如果OLED技术能解决成本以及烧屏问题,或能掌握定义下一代显示标准的主动权。

更多关于 快报道的文章

  • 快报道

    京东方A:副董事长高文宝因个人原因辞职

    By

    近日,京东方发布公告称,副董事长高文宝因个人原因向董事会提交书面辞职报告,辞去京东方董事、副董事长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委员职务。高文宝辞职后将不再担任京东方及旗下任何控股子公司的职务。公告显示,...

  • 快报道

    华凌光电9月营收4000万元 同比降12.38%

    By

    华凌光电近日公布的2025年9月营收数据显示,当月营收为0.4亿元,同比下降12.38%。从累计业绩来看,华凌光电2025年前9个月总营收为3.55亿元,同比小幅下滑1.55%,延续了自202...

  • 快报道

    极氪科技集团首席商务官关海涛离职

    By

    近日,极氪科技集团首席商务官(CBO)关海涛在微信朋友圈发文,正式确认其离职消息,并表示“即将结束杭漂”。这一消息迅速引发行业关注,尤其是在吉利汽车与极氪科技加速战略整合的背景下,高管层的变动...

  • 快报道

    东风奕派为DH项目征名 东风、华为合作更进一步

    By

    近日,东风奕派发布消息,为东风与华为携手打造的DH项目公开征集中文名和LOGO。 DH系列将主打中高端智能化车型,瞄准20万元至40万元价格区间,首款车型或定位为中高端智能全尺寸SUV并或将于...

  • 快报道

    联手字节跳动 赛力斯加码具身智能

    By

    近日,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重庆凤凰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力斯凤凰”)与北京火山引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火山引擎”)在北京正式签署《具身智能业务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内容...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