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道
港股IPO盘点:6083倍并非“救命稻草” 草姬集团超额认购“神话”破灭
Wind数据显示,2024年共计70家上市公司登陆港交所,平均超额认购达354.91倍,相比2023年平均不足13倍的超额认购,这70只新股倍受资本市场追捧。其中获得千倍以上超额认购的公司有5家,分别是草姬集团(02593.HK)、晶科电子股份(02551.HK)、优博控股(08529.HK)、元续科技(08637.HK)和卡罗特(02549.HK),分别获得超额认购6083.63倍、5677.83倍、2503.03倍、2480.61倍和1347.27倍;获得千倍以下、百倍以上超额认购的公司为19家;获得不足1倍超额认购的有3家公司,分别是茶百道(02555.HK)、速腾聚创(02498.HK)和如祺出行(09680.HK),分别获得超额认购0.50倍、0.58倍和0.60倍。
什么是超额认购?公开资料显示,超额认购是指新股发行时,投资者认购的股份数量超过IPO公司计划发行量的情况(超额认购倍数=认购金额/募资额)。尽管通常情况下超额认购倍数越高,代表被“抢购”的公司股票越被市场追捧,上市后的股价高于发行价的概率也越高。
事实上,超购即安全,早已成为过去时。如今,随着资本市场融资模式开始启动去杠杆化,超额认购的“双刃剑效应”已愈发明显。作为2024年港股的“超购王”,草姬集团已成为最典型的案例。
草姬集团成立于1999年,创始人系中国香港TVB“视帝”郭晋安的胞姐郭致因。该公司是一家多元化保健品及美容与护肤品供应商。随着消费持续升级的红利释放,“营销驱动型”的草姬集团通过品牌化转型推出“草姬”系列产品,并借助郭晋安的明星效应快速打开市场。
受益于此,草姬集团获得了上市前被超购的业绩底气。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该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1.54亿元、1.86亿元和2.28亿元,年平均增速为24.03% ;实现净利润分别为0.19亿元、0.25亿元和0.36亿元,年平均增速接近45%。
然而,“光鲜”的数据展示完毕后,“潮水”也随之而退。草姬集团上市首日,2024年12月19日,该公司股价在超额认购下仅收获10.40%涨幅,次日便深陷破发困境的态势则延续至今。截至2025年5月19日,该公司1.95港元/股的收盘价较上市首日的峰值下挫逾六成。
更麻烦的是,草姬集团最亮眼的业绩在上市后遭遇“变脸”。2024年报显示,该公司实现营收2.27亿元,同比下滑2.28%;实现净利润0.12亿元,同比减少近七成。
在超额认购“神话”破灭背后,破发的境遇如何能实现扭转,郭晋安能否上演“力挽狂澜”的大戏,而在业绩下滑的情况下,依托代工起家的草姬集团,其经营战略是否会发生改变?值得持续关注。
针对以上事项,GPLP犀牛财经向草姬集团致电求证,截至2025年5月19日,暂未获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