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道
朗科智能业绩稳步增长 实控人一致行动人及其他股东连年减持为哪般
深圳市朗科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朗科智能”)近年来在智能控制器及新能源领域展现出稳健的业绩增长态势。根据朗科智能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其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财报显示,朗科智能2024年全年营收16.23亿元,同比增长21.67%,归母净利润5170.64万元,同比增幅达29.2%。2025年第一季度延续了这一势头,营收3.93亿元,同比增长12.21%,归母净利润997.96万元,同比增长14.22%。
资料显示,朗科智能主营业务涵盖智能控制器、新能源解决方案及智能终端产品,其中智能控制器占比58.55%,新能源业务占比34.43%,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然而,与业绩增长形成对比的是,朗科智能多名股东近年来持续减持股份。2025年5月7日公告显示,包括实际控制人刘晓昕、刘孝朋以及自然人股东郑勇、潘声旺、张和平在内的五位股东计划合计减持不超过793.70万股,占总股本的2.59%。
其中,刘晓昕拟减持306.37万股(占总股本1%),其作为实控人之一,自2019年起已累计减持105.8万股,套现约2346.26万元;刘孝朋同期累计减持388.15万股,套现6177.47万元。潘声旺则计划清仓减持剩余的46.61万股,此前已累计减持986.38万股,套现超1.21亿元。郑勇本次拟减持120万股,叠加历史减持,累计套现将达1853.21万元。
对于减持原因,公告中统一表述为“个人资金需求”。朗科智能股东所减持股份主要来源于2016年首次公开发行前的原始股,以及后续权益分派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所得。
分析人士指出,此类减持通常涉及股东对个人资产配置的调整,但持续性的减持可能隐含对市场环境或公司估值水平的判断。值得注意的是,朗科智能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的合计持股比例因可转债转股导致总股本增加,已从29.81%被动稀释至28.81%,触及1%整数倍变动披露标准。
从市场反应看,减持公告发布后,朗科智能股价短期内呈现波动。2025年5月9日收盘价为10.70元/股,较前一日下跌1.47%,当日成交额1.77亿元,换手率6.63%。
在基本面方面,朗科智能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年报显示,2024年研发费用9221.46万元,占营收5.68%,重点布局智能控制器技术升级与新能源产品线拓展。其下游应用领域涵盖家用电器、电动工具、锂电池及LED照明,2024年国外业务占比达53.60%,公司通过海外产能转移应对国际贸易风险。
不过,年报也提示了宏观经济波动、市场竞争加剧及汇率变动等潜在风险。
行业层面,朗科智能在细分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客户资源为其业绩增长提供支撑,但行业集中度较低、同质化竞争加剧的现状,也使企业面临持续创新压力。
对于股东减持与业绩增长的矛盾现象,市场解读呈现多维度视角。部分投资者关注到朗科智能经营活动现金流2024年转为净流出387.22万元,同比减少2.28亿元,以及存货账面价值增至3.12亿元,可能暗示运营资金压力。而被动稀释控股权的潜在影响,也使部分机构投资者重新评估公司治理结构稳定性。
从资本市场历史规律看,股东减持与公司基本面并非必然负相关。据统计,A股市场约43%的减持案例发生在企业业绩上升期,部分源于原始股东解禁后的正常退出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