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GPLP

率先突围的合资品牌——一汽-大众,转型早成效好,异于“新势力”

快报道

率先突围的合资品牌——一汽-大众,转型早成效好,异于“新势力”

“一汽-大众不仅是传统车企中最早进行电气化转型的企业之一,同时也是转型最坚决、成效最显著的。” 

作者:孙志富

2022年11月18日,一汽-大众举行了行业首场元宇宙游戏形式的“巡梦之旅”线上虚拟发布会,宣布“硬核大五座SUV”揽巡Tavendor正式上市,共提供四款车型,上市指导价区间为27.49万—32.59万元。

作为一汽-大众SUV战略的收官之作,全新揽巡在补全SUV战略最后一块版图的同时,也被外界普遍认为其将是一汽-大众最后一款燃油车。这也意味着,一汽-大众将全面转向电气化。

新能源汽车的浪潮来势汹汹,敢于冒险的新玩家迈开嚣张的步伐不断地实现着“大跃进”,而传统车企这边却表现得不紧不徐。

作为全球汽车行业龙头,大众汽车在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对其电动化产品寄予了厚望,其纯电动产品ID.系列在这两年陆续上市。当“新势力”顶着亏损不断冲高着月销量,自主品牌砸下重金勇闯新能源市场的同时,大众仍保持着稳定有序的节奏推进自己的电动化产品。

究竟是“船大难掉头”,还是“慢热”的传统使然?面对汽车市场的巨变,大众有着怎样的考量?为此,GPLP犀牛财经对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媒介中心部长赵建民进行了交流。

传统车企中最早进行电气化转型的企业之一

“电气化转型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汽-大众和所有的传统车企都会面临这个课题。在电气化转型方面,一汽-大众基于大众汽车的电动化技术,加速了转型的步伐,不仅是传统车企中最早进行电气化转型的企业之一,同时也是转型最坚决、成效最显著的。”面对外界对于大众在电气化转型方面种种“质疑”的声音,赵建民坚定地回应道。

诚如赵建民所言,大众作为全球最成功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在市场趋势发生重大转变时,如果没有敏锐的洞察力,恐怕不会有现在的成功。

因此,大众汽车很早就洞察到汽车产业的趋势变化,继而积极推进大众品牌面向全球市场的电动化产业布局,并开发了用于制造电动汽车的模块化系统——MEB平台。

基于该平台打造的产品在安全性、空间、续航等方面拥有诸多优势。而除了产品优势之外,模块化平台还有着另外一大优势,那就是成本优势。由于存在零部件的通用性,因此,企业可以大幅降低制造成本,加快产品的更新迭代速度。成本优势又可以反哺产品优势,让产品在保证高品质的同时还能兼具更亲民的售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性价比。

1991年2月,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9年后,德国大众将电动化战略在华落地的重任落到了一汽-大众肩上,足见其对中国一汽和一汽-大众的重视与认可。很快,以数字化和智能化著称的一汽-大众佛山工厂成为了基于大众MEB平台生产大众品牌ID.系列的基地。

2020年9月,一汽-大众MEB佛山工厂正式SOP下线,基于MEB平台而来的一汽-大众ID.4 CROZZ成为一汽-大众引领电动出行时代的重要里程碑。“在该工厂生产的产品,始终保持了大众汽车全球标准的产品品质”,赵建民表示。

ID.销量破十万 第一个闯出来的合资品牌

在自主品牌与“造车新势力”攻势迅猛的新能源市场,以大众为首的传统车企始终因为“脚步”缓慢而被人所诟病,但是,当“巨轮”完成转向,开启冲刺模式之后,真正的实力便迅速显现。

2021年是一汽-大众的电动元年,3月份ID.4 CROZZ交付首批用户,7月份ID.6 CROZZ的首批用户正式提车。截至2022年11月初,一汽-大众ID.系列产品销量已累计突破10万辆,且销售订单仍在逐步上升。

10万辆销量放在燃油车身上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个全新的电动汽车品牌而言,10万辆是迈向成熟品牌的一个重要标志。很多车企动辄几年的时间相比,一汽-大众仅用了20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纯电产品10万辆的销量突破,成为第一个闯出来的合资品牌,足可见市场对一汽-大众电动化产品的认可。

赵建民认为,一汽-大众纯电动产品ID.系列之所以广受认可和欢迎,主要是因为ID.系列基于大众汽车先进的MEB纯电平台打造,并保持了大众全球标准的高品质基因,在造型设计、续航里程、电池布局、驾乘体验以及电池安全等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对于许多用户而言,MEB平台的基础配置实现了续航里程,车辆动态和使用成本之间的完美平衡。

在GPLP犀牛财经看来,纯电动产品ID.系列在中国市场的卓越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一汽-大众在电动化转型方面开了个好头,但是要想走得更快更稳,还需要更多优秀产品的支撑。那么,一汽-大众在电动化产品规划方面有怎么的布局考虑呢?

“未来我们将逐步推出多款电动化产品,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多环保出行选择,如2023年,我们就将亮相大众汽车ID.系列的最新产品ID. Aero等车型,持续丰富ID.家族阵容。而一汽-大众作为大众汽车在中国的重要事业体,旗下的电动化产品占比和销量占比均会逐步提升”,赵建民回答道。

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有哪些不同?

步入2020年代,在新能源汽车席卷全球车市的全新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激进的“造车新势力”开始进入新能源汽车赛道。无论是美国的特斯拉还是中国的“蔚小理”,早已经成为这条赛道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

随着“新势力”的不断入局,传统的汽车市场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向电气化转型已经成为传统车企的共识。

然而,“造车新势力”是踩着新能源汽车的潮头从零做起,而传统车企则更像是“大象转身”。一个是新能源汽车制造新兵、一个是传统汽车行业老炮,二者在对汽车的理解上有着先天的不同。那么传统车企又是如何看待自己和“造车新势力”的呢?

在赵建民看来:环保低碳出行是未来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各国政府和众多车企在采用哪种能源驱动来替代燃油的课题上,做过多种尝试。从当前的技术水平来看,电动化是可行性最高的能源驱动形式。因此,包括大众汽车在内的众多车企都在积极向电动化转型。在电动汽车制造领域,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都是这个全新市场的积极开拓者,而在企业发展和品牌运营层面,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的电动化布局方面拥有不同的特点。

赵建民总结道,首先,市场对传统车企品牌的认可度高,拥有强大的用户基盘和深远的用户心智印象。这些品牌积淀加上技术背书确保了传统车企在电动化领域的稳定发展。

另外,传统车企拥有稳固的体系能力,可保障品牌和产品有序发展,尤其在技术研发、上下游供应链与资金流都有更强的储备。

最后就是传统车企拥有丰富的造车经验,可通过标准化的造车工艺和严苛的安全标准,带来更稳定的产品品质与更放心的全场景体验。依托大众汽车几十年的造车经验,一汽-大众从研发、生产到售后,均采用大众全球统一的安全标准,确保消费者的出行安全。由于大众全球技术团队在不同极限环境下对产品进行了长时间、多维度的性能测试,可以确保最终带给消费者的都是拥有原汁原味德系车品质的产品。

反观“造车新势力”,无论是品牌诞生还是发展历程,均呈现出不同于传统车企的发展形态。“造车新势力”更偏向于互联网思维为主导的运营方式,产品研发周期与电子类产品类似,同时,在产品、营销模式等方面,更强化用户运营和圈层文化的运营。

此外,“造车新势力”的产品研发周期普遍比传统车企更短,且产品功能上更注重满足用户的“尝鲜”需求。另外,“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在销售服务模式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前者普遍采用的是直销模式,有别于传统车企的经销商代理制。

从90年代的“捷达王”到00年代的迈腾,燃油车时代的一汽-大众,凭借过硬的产品品质、前瞻的科技功能以及贴心的服务体验,一直引领着行业的发展趋势。进入电气化时代,一汽-大众又用决心和实际表现证明,即便是在电动车这条全新赛道上,自己依然是传统车企电动化转型的一面旗帜。

在GPLP犀牛财经看来,对于普遍有着“大象转身”艰辛的传统车企而言,缺的不是实力而是拥抱电动化的决心。

“我们在电气化转型上的成功经验,将为传统合资车企的电气化转型带来借鉴的价值”,赵建民最后补充道。

更多关于 快报道的文章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