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GPLP

水滴筹如何捍卫信任?

快报道

水滴筹如何捍卫信任?

随着水滴筹发展壮大,质疑之声随之而来,网络大病筹款平台安全边界到底在哪里?水滴筹又应该如何消除质疑?如何捍卫信任?

作者:夏天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新生事物的发展总是伴随着各种质疑,水滴筹也不例外。

作为国内互联网个人求助零服务费模式的开创者,水滴筹自诞生以来,给家庭困难的大病患者极大地减轻了负担。这也让水滴筹获得了无数用户的认可、信任与支持。

但随着水滴筹不断发展壮大,一些质疑之声也随之而来,甚至出现了一些恶意造谣,让水滴筹不堪其扰,也让用户对水滴筹产生了信任危机。

作为一种新兴发展的事物,网络大病筹款平台的安全边界到底在哪里?作为行业发展的领军者水滴筹又应该如何消除各方质疑?如何捍卫信任呢?

透明 透明 再透明

如何从根本上破解质疑和谣言?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透明,透明,再透明。

今年7月15日,水滴公司举办了一次媒体开放日。当天,水滴筹首次向外界展示了平台资金透明公示体系、2020年度筹款资金银行账户资金专项审计报告以及2020年专管户相关利息等情况。

由北京中天华茂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水滴筹平台专项审计报告显示,2020年水滴筹共筹款105.87亿元,筹款人提取103.86亿元,退还捐款人1.66亿元,尚未提取或退还的待处理金额为0.35亿元。

北京中天华茂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意见显示:账户如实反映了情况,提取金额、退还金额、待处理金额之和与总筹款金额相符,未发现挪用,挤占专管账户资金的情况。

而对于外界关心的求助账户产生的利息问题。水滴筹公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底,用户爱心捐赠款产生的利息累计1000余万元,已与水滴公司自行出资的一亿余元全数用于补贴筹款用户的第三方渠道支付费用。自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31日,水滴筹大病求助平台资金银行专户产生利息628.5万元。

同时,水滴筹在当天也宣布,将首批100万元利息捐赠至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剩余利息也将分批陆续用于公益捐赠及患者救助。

(水滴筹和医疗事业群总经理胡尧)

水滴筹和医疗事业群总经理胡尧表示:“水滴筹平台上的爱心款项本就是为了救助大病患者而存在,产生的相应利息是因为爱心善款汇聚而生,也应当用于救助困难患者,让爱心形成循环,让助人成为习惯。”

透明,透明,再透明,让一切谣言止于透明,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看到了一个透明和真实的水滴筹。

技术之盾构建信任防火墙

无论什么行业,只要涉及到大额资金,风控是一个始终绕不开的话题。尤其是在互联网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们始终在追求更先进、更安全的风控技术。

水滴筹同样如此,也在不断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去构建一座信任的防火墙,一个技术风控盾牌。

2020年底,水滴筹再一次对风控体系进行全新升级,将新的风控系统升级为“水滴行者”。水滴行者是基于“水滴大脑”打造的一套风控系统,运用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技术,建立起风险管控与预警模型,可以将风险管理进行自动化。

水滴筹的风控系统水滴行者掌握了包括NLP、OCR、推荐算法、核身鉴权在内的诸多AI能力。例如,OCR技术可识别医疗收费票据识别、检验报告单、门急诊/出入院材料等。目前,水滴筹支持全国90%以上地市级公立医院单据,可对100多种材料有效性进行验证。

凡是不符合发起要求的求助项目将无法通过审核,严重违反风控规则的,水滴筹将会把该用户纳入“行业失信筹款人黑名单”及“水滴筹用户黑名单”。

警企联动磨砺打击之矛

利用大数据风控的好处就是,可以快速分析出更多潜在的隐患。数据显示,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水滴筹共收到大病救助申请60多万个,其中1884 个恶意筹款被发现并终止,恶意筹款案例占比 0.3%。

大数据分析显示,恶意筹款人的画像和行为路径:28岁到36岁,男性多,无正当职业,谎称患病、伪造病例等。

但水滴筹仅仅做到这些还是不够的,不能有效震慑甚至惩罚这些恶意筹款人。因此警企联动变得十分重要。

水滴筹通过不断强化外部交流合作、建立警企联动机制,内外联动形成合力,已经磨砺出了一把打击之矛。

目前,有11 名涉嫌违法犯罪的失信筹款人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判处相应年限的有期徒刑及罚金,3 人已被判处 1 年以上有期徒刑及罚金,其余人在诉讼程序进程中。

同时,水滴筹还与全国多省市地区的公安系统反诈中心达成合作,借助警企联动力量,制作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的宣传物料并进行相应的公众宣导。

如今,水滴筹正在凭借资金透明、加强风控、警企联动等多项举措,不断捍卫用户的信任,为用户和企业构建一座永不倒塌的信任之墙。

路漫漫兮,其修远兮。虽然任重道远,但水滴筹一直在路上,一直在努力。只有这样,才能让用户更放心,更信任。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更多关于 快报道的文章

  • 快报道

    石头科技毛利率降至44.56% 销售费用激增144%成“元凶”?

    By

    作者:小鱼儿 近日,石头科技公布了一份“冰火两重天”的半年报,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2025年上半年,石头科技营业收入高达79.03亿元,净利润却同比下降四成。经梳理发现,这是石头科技自2020...

  • 快报道

    中国滑雪人次达2605万的背后:这两大趋势正愈演愈烈

    By

    来源:懒熊体育 作者:薛慧慧 受强冷空气影响,8月底,新疆部分地区已经下起了初雪,位于阿勒泰地区的吉克普林国际滑雪度假区覆上一层薄薄的白雪。银装素裹的景象,一下子将人们的记忆拉回到纵情驰骋的滑...

  • 快报道

    广告,救不了 AI 搜索

    By

    来源:极客公园 作者:芯芯 AI 搜索初创公司 Perplexity,最近过得并不轻松。 这家成立仅三年的公司,估值已飙至 180 亿美元,一边大力加码广告与购物业务,一边应对新闻出版商的集体...

  • 快报道

    光刻工艺套刻设备,本土亟待突破

    By

    来源:半导体行业观察  作者:编辑部 在过去几年的国际地缘政治影响下,中国半导体产业正在铆足劲追赶。尤其是在较薄弱的一环——设备方面,国内企业的进步更是有目共睹。但是当前中国先进制程半导体设备...

  • 快报道

    中国汽车市场,分水岭已至

    By

    来源:东叔频道 作者:东针 九月伊始,新势力车企8月销量公布了!中国造车新势力之间的争锋变得更为“近身肉搏”了。 目前,零跑和小鹏是最有希望达成全年目标的两家。 小米汽车保守估计尚未完成目标的...

To Top